就算阁下是投资天才,能在2007年以最高价格卖出股票,到2009年5月国寿股价约27港元,再以此价买入,即便如此,在心理上又怎比得上当初我们以4港元多买入(并持有至今)般快乐?每个人都会忘记已经执行的买卖,只会记住眼下买入的国寿,成本价是27港元;一旦股价往下跌破20港元,晚上肯定又睡不好了,因为你会觉得自己亏本而忘记过去所赚的。
图3.1中国人寿值得长期持有
https://www.google.com.hk/finance?chdnp=1&chdd=1&chds=1&chdv=1&chvs=maximized&chdeh=0&chfdeh=0&chdet=1291968000000&chddm=426329&chls=IntervalBasedLine&q=HKG:2628&&fct=big&gl=cn
当然,所谓的长期投资,不是叫投资者在国寿股价高企的时候,才来考虑长期投资。长期投资者一定得有耐性等待,等熊市一期、二期、三期都出现了,股市出现完全绝望的终极一跌才入市。2003年的沙士(“非典”)、1998年的金融风暴港府打大鳄等事件,是最佳的例子。到牛市初临,市场还是一片愁云惨雾时,则要大胆地入市,买入好股,然后锁进保险箱内。
我第二次购买国寿则出于感性理由。2008年5月,四川大地震,当香港一班股评人努力推荐“灾后重建股”的时候,国寿却宣布助养所有四川地震的孤儿至十八岁成年。相较之下,真为自己的“冷静”分析而感到无地自容。
国寿这么做需花不少钱,可能会造成利润损失,但作为国寿股东的我,却认为其做法正确。国寿此举赢尽掌声,也使企业得到尊敬,对今后的业务不无帮助。而对一家企业表示支持的最佳方式,就是买入这家企业的股票。因此,那时候我一连五天增持国寿股票,希望其他还在犹豫不决、仍未打算为救灾捐献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明白,救灾所花的钱是值得的。
如果期望得到长期稳定的回报,以平均成本法收集国寿,是不俗的选择。
3.2牛熊难辨长持好股必胜
2008年末、2009初的时候,媒体很流行讨论大市是处于道氏理论中的熊市还是牛市。这也难怪,其时正值金融海啸过后,人心惶惶,对已冒险入市的股民来说,跌破了一个又一个的心理关口,对于蠢蠢欲动想抄底的股民,脑袋则充斥着接火棒的恐惧,可谓牛熊难辨,各有理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