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独门选股智慧(7)

财富非常通道 作者:曾渊沧


香港电讯(即现在的电讯盈科)(0008,HK)便是最佳的例子,过去许多年来,香港电讯一直都是垄断企业,盈利可观,受到许多大小投资者的支持,一度是香港的股王。可是好景不常,上世纪末港府宣布将逐渐开放电讯行业,引入竞争,当时的大股东英国大东电报局(Cable&Wireless)心知不妙,寻求卖盘。

2000年,新加坡电信公司率先表示对香港电讯感兴趣,但基于政治考虑,以免具有战略意义的电讯业务落入外资手中,政府一直鼓励由中国人持有的公司作出收购。这时侯,长实集团李嘉诚之子李泽楷掌舵的盈科数码动力便乘虚而入,加入战团。

李泽楷与特区政府结缘始于发展数码港。李泽楷成功地以其新加坡上市的公司盈科拓展投得数码港的发展权,其后他将盈科拓展部分资产和此发展权注入香港的上市公司得信佳(1186.HK),变相借壳上市,并易名盈科数码动力(下称盈动)。其后盈动以中银、汇丰、法巴及巴克莱等四家银行组成的银团提供的110亿美元巨额借贷成功以“蛇吞象”的方式买下香港电讯,创造了历史。

可惜,香港电讯股价由140元港币(计及5股合1股后)跌至不足3港元,跌幅达98%。在我的印象中,没有一只蓝筹股的股价曾如此大幅贬值,及后更被剔出恒指成份股名单。

电盈的死症,是债台高筑,又失去垄断地位,投资价值大减。加上电盈业务变得庞杂,包括地产收益等,相对以往的简单业务,投资者需要顾虑的风险更多,这些都是失去一批传统基金支持的原因。

众所周知,我是一名持有多年电盈股票而有亏损的小股东。至今手上仍然持有电盈股票,分两次买入,第一次是当李泽楷宣布收购得信佳的时候买入的,买入的股票是得信佳。买入价已忘了,总之不算高。在正式提出收购后,我再买入另一批盈动股票,第二次的买入价是12元港币(即相当于5合1前的60元港币),我对第二次买入盈动的印象很深刻,因为那时我计算过,如果李泽楷希望香港电讯的股东愿意接受全面的股换股、而不是先收每股7元现金、再加新股的话,每股盈动的股价必定超越18.4港元。因此,我有信心李泽楷会努力使得盈动的股价上越18.4港元。说也奇怪,我买入盈动后,盈动的股价果然一路上升,一直升至18港元,就差那最后的0.4港元,之后就掉转头往下跌,我就是不舍得卖,我对自己的18.4港元的估计信心太强了,其后盈动股价掉头向下,从此一沉不起,今日,电盈股价不足4港元,即不足未合股前的1港元,真是惨不忍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