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节:红楼手稿(3)

古董商 作者:元宝


在当时,报纸收藏,根本就没有普及开来,也就是大学教授等有限的一些人注意收藏报纸,所以旧报纸在古董市场确实很不值钱。当然,要是解放前的一些稀有报纸,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结果,在前程的诱惑下,丈夫终于同意把东西买了。夫妻两人有说有笑的回去了。

那收废品的老大爷要将箱子般上三轮比较费力气。石阳和乔迁连忙去帮忙,学习雷峰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那老大爷很是把两人夸奖了一番,乐得石阳同志脸上跟开了一朵花一样。别说是一箱子书,就是一车书,石阳同志都能一人干完。

就在老大爷要走的时候,乔迁突然看到箱子里有一本书是宣纸做的,很是好奇,职业心理作用下,乔迁连忙叫住老大爷。他拿出来翻了一看。几乎把自己的舌头都咬住了。石头记第五回。翻看箱子,一共七十九本,果然没有第一回。那是因为第一回是乔迁爷爷的收藏。乔迁自小就是看着它长大的,熟的就像自己的手指一样。

怪不得,书没有第一回,那就根本不值钱了。当然也是那夫妇没有认出来这是正宗的红楼手稿的关系。古董要是残品,大家都有感觉,除非特别珍贵,要不卖了也没有什么可惜。

加上这书前面是好宣纸。到后来就是普通的白纸了。最后几本,就像刚才那妻子说的,就是给死人用的草纸,晦气得要命。

一般人看来,不把它当废品卖才奇怪。可是,这书是红楼梦啊,千古第一奇书,自古就有"开谈不讲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说。

乔迁看了一眼,书保存的很好。上面有六个印章,看来这书经过了不少主人,而且历代主人必定很爱惜,才能让书那么完整。

书一定是曹雪芹那个年代的物件,至于为什么书的用纸差别那么大。乔迁估计,这书要是曹雪芹写的话,那就是曹雪芹一生的写照。开始,他手里还是比较富裕的,就用宣纸写书,慢慢坐吃山空,就改用普通白纸了。最后几回,直接就用草纸写。可见一代文豪最后落魄到什么地步。

在乔迁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深夜,北风吹落了满地的雪白,豆黄的油灯下,一名身穿破棉袄的枯瘦的书生正在愤笔疾书,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著作,就这样慢慢诞生了。

真迹啊,经过乔迁的仔细鉴定,发现无论是从字体,还是从前两册的纸张上,和自己家收藏的那第一本红楼手稿都是非常相似的。这就是曹雪芹的真迹,无价之宝。要是那妻管炎的丈夫哪怕是拿其中的一页书去潘家园,那就是在北京古董界……不对,是在全国古董界和文坛扔一颗超级炸弹啊。

就是没有家里的那本手稿,乔迁从这些书籍的纸张变化,加上曹雪芹由富贵转到贫穷的推断,也能断定书是真的。

现在,第一回的红楼手稿,就在乔家藏着,那是乔迁的爷爷在文革的时候用五十斤粮票换的。现在乔迁的手里终于有了整套的红楼手稿了,怎么能让他不欣喜若狂。

乔迁压下心里的激动,然后对老人说:"大爷,您这书我要了,多少钱您说个数吧?"宝贝啊,绝对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对红楼的争论,由来已久。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版本的红楼手稿,但是至今都没有一个定论。红楼手稿,那是什么价值,怕是做梦都会让人笑醒。没有想到啊,跑了一趟分钟寺,居然捡了那么一个漏。

那老人看了看乔迁说:"你们学生娃要看书,去书店就是了,要这玩意做什么。这书你能认识吗?"在老人看来,上面的繁体字简直就是天书,乔迁小小年纪不可能认识。

乔迁念了书上的一段,老人才相信。最后,乔迁用一个民国时期的玉扳指,将一箱子书换回来。那白玉扳指,虽然不是极品,倒也是一个难得的物件。老人象拣到宝一样,乐呵呵的走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