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如剑亦如蜜
这十年的岁月,
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华,
可是,她都奉献给了他。
可这种奉献与付出,
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潘兰珍青春年少,是里弄里长大的苦孩子,烟草公司的普通女工。
在弄堂里,她邂逅了一个大自己30岁的老头子。她并不知道这个老头是谁,只感觉到他温和儒雅,才华横溢。他教她认字,给她讲故事,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她。
她就这样投入了他的怀抱。
两年后,他忽然被捕了,这时候,她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陈独秀!
他被关押在南京,在列车上,他悲哀地想,也许这一生再也见不到兰珍了。夫妻一场,他连真名都没告诉她,她那么年轻,还会要他这个身陷囹圄的老头子吗?
可他没想到,她不顾一切地离开了上海,找到了他。他劝她回去,她不说话,却在监狱的旁边租了房子,靠做零工维持着自己的生活,等待着他。
他被判了13年,后来又减成了8年。她一直守在附近,三天两头来看他。
一次,日本飞机轰炸南京,他住的那间牢房被炸塌了。幸亏他躲在桌子下面,才逃过一劫。他对她说,你快回老家去吧。
她哭着抓住他的手说,我不能走,要死的话,就死一块儿吧。
她死也不离开他。
就这样,他在狱中待了5年,她不离不弃,一直守在他身边。
后来,他们回了老家,他的儿子、儿媳妇、养母、小孩子,6个人住在一起。她每天不厌其烦,为养母梳洗、剪指甲、喂饭、按摩,对其他人温柔、宽厚。
后来,家境难继,无米下锅,她就偷偷当了自己的首饰,买来米面。
陈独秀晚年的时候得了重病,她日夜守护着他,直到他离开人世。
那一年,他63岁,而她,只有33岁。
这十年的岁月,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华,可是,她都奉献给了他。可这种奉献与付出,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陈独秀(1879~1942年):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