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缺乏公共精神(1)

中国人气质 作者:(美)明恩溥


第十三章  缺乏公共精神

中国古典作品之一《诗经》曾这样表述农夫的祈褥:“先降雨于公田,再润及私田。”且不说周朝兴盛时以及以后的朝代是否有过这样的佳话,现在不会有这样的祈褥了。不管农夫,还是其他人,都不会让上苍“先”恩泽于“公田”。人们经常提醒我们,中国政府是家长制,要求其臣民孝顺,服从。一个种植园的黑奴听人家讲:“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他没能准确地理解这句话,以为是说“人人为自己,上帝为自己”。黑奴对格言的解释道出了普通中国人思想的本质。“我,有责任照顾好自己。”即使他想到了政府,也认为:“政府强大健全,有能力照顾它自己,不需要我的帮助。”尽管政府是家长制的,它更忙于照顾家长,而不是家长的家庭。一般说来,不遇到危险,政府不会为其家庭做什么,可一旦危险降临,由于事先无准备,便不得不做许多事。老百姓清楚,赋税的损失是政府试图减轻河水泛滥造成的灾难的原动力,老百姓为避免这类灾祸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人们确认工作已做好,便避免了无数苛捐杂税,因为,随着政府能量在地方上的施展,随之而来的便是赋税。

中国的公路状况最能说明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忽略,和老百姓缺乏公共精神。石头铺砌夹在大树中间的道路曾经纵横交错,联接着帝国的各大城市。我们不只在北京,而且在遥远的湖南、四川等地,都看到过废弃的道路。道路的修建要花去大量的金钱,维修道路相对要容易得多。可是,人们却忽略了维修,遗弃的道路成为交通的障碍,不再是必要的交通要道。假定道路的毁坏发生在明末动乱年代,那么,扣除政治动荡年月,二百五十年的时间也足够修复交通干线。然而,从没有人这样做,连想也未想过,其结果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政府的态度与百姓的态度相辅相成。百姓认为,只要他们个人不遭受损失,就不关心,也没有责任关心公共财产的状况。事实上,一条路或什么东西是“公共”财产,中国人脑子里就没有这样的概念。“河山”(即帝国)是当今皇上的,他想拥有多长时间,就拥有多长时间。道路自然也是他的,若需要修复,也是皇上的事。但是,与属于皇上的农田相比,从另外意义上说,道路在很大成分上并不属于皇上,道路仅仅是田间小路,是供那些想使用它们的人使用的,而不必获得土地所有者的同意。使用道路是生活所需,皇上也未要求过臣民必须获得他的恩准才可使用。道路是属于农田的,同其他田地一样,要支付税赋。当然,皇上并不比他人从道路的使用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因而,农夫就要尽力限制道路,扩展沟渠和田埂,使人们只能往来于田间小路。若夏季的暴雨将耕田冲到路上,农夫就会到路上,掘出自己的耕田。这样一来,再加上自然的排水和尘暴,道路就成了一条水沟,中国人没有我们所说的“公共道路”的概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