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的出入口敦煌,自古以来便是佛教一大中心地,该地的信仰气氛极为浓厚,历经五代至宋的改朝换代,从未有所改变。政治上的情势是,由于唐之衰弱,曾经有过吐蕃支配这个地区的时代,但后来吐蕃发生内讧,敦煌豪族张议潮遂趁机将吐蕃势力逐出此地。
唐置归义军节度使于此,并任命张议潮就任此职。尽管形式上敦煌归属唐之版图,但由于张议潮未曾仰靠中央的力量,完全是自力夺回敦煌,因此,实质上这里等于是独立的地方政权。后来,敦煌地方政权的领袖由张氏转移到曹氏手上。曹氏亦为有力豪族。唐灭亡后,与中央无甚密切关系的敦煌豪族政权继续存在着。
西夏军队出现在敦煌是1036年的事。
“听说,党项蛮族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
“我听说他们准备把佛像和经书全都烧毁。”
“真是罪孽!”
“经书怎么可以被他们烧毁?我们非好好守护不可!”
“情势非常紧迫,我们若要动手就要快!”
“利用耳房应该最为理想。把经书藏到那里,然后把墙壁以灰涂抹,这样就不会被发现了。”
“对,这个主意很好!”
信仰坚定的敦煌人赶紧腾出耳房,将经书堆置到里面。藏起来的除了经书,还有佛画。耳房是在石窟内另外开辟作为开山堂(供奉开山宗师的房间)的地方,由于它的位置如同耳朵附在脸孔的旁边。因而称为耳房。人们把供奉在这里的开山宗师像移到别处,腾出空间用来藏纳经书和佛画。
敦煌豪族的地方政权根本敌不过全民皆兵的西夏,一下子就被打败而归降了。敦煌住民屏住气息,等着看西夏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结果发现传闻与事实颇有出入。原来西夏党项族是非常虔诚的佛教信徒。占领军队进入敦煌后,第一件做的事是保护佛寺。
由于耳房门口已用泥土堵住,并且在涂抹灰泥之后画上壁画,所以占领军并未发现里面还有房间,而把经书等东西藏到耳房的住民,这时候也不便于把这件事情告诉西夏官员。
什么!你们干了这样的事情?你们不相信我们,是不是?这样的作为不是太可恶了吗?――他们害怕的是会被臭骂一顿。
如果是珍宝,由于人们记着耳房之事,后来总有一天会打开取出。但信仰极强的西夏政权对刊印佛典之事相当积极,因此,藏在耳房里的经书已不是非有不可的东西了。所以,这件事情便慢慢地被人们遗忘。
敦煌石窟后来荒废了。到清末时,各石窟开始有人居住。关于发现耳房的经过,由于发现者王道士本身的说法就不一致,所以始终未有定论。
“有一天,墙壁的一部分突然塌下,露出一个大洞来――”他有时候这样叙述,有时却说,“我在墙壁上发现一处裂痕,便用线香刺进去。这线香竟然一直刺到里面,我觉得奇怪,所以把墙壁挖开,结果发现墙壁那边是一个空洞,当时我实在吓了一大跳。”
王道士交代别人为他写的墓志铭上记载的是前面的说法,但事实似乎是后者之说较为正确。
线香是吸食鸦片的用具之一。墙壁上的龟裂应该只在表面,一炷香能刺进那么深,的确令人产生疑问。王道士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挖开墙壁是可以理解的。但或许是不希望让人知道他有抽鸦片烟的习惯,所以编出墙壁倒塌的故事吧?
王道士向衙门报告这件事,但敦煌县的乡下官吏当然不可能知道藏在耳房里的古文书之价值。
就由你妥善保管吧!――官吏好像对王道士说了这类的话。
在敦煌发现古文书的消息被刚好在附近的外国探险家听到,一个名叫斯坦因的英国人向王道士买走了其中的一部分,接着,法国人伯希和闻讯赶到。不久之后,日本的大谷探险队也购得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据说,在耳房里发现的古文书多达二万件,但由于一张纸和一本厚厚的书都以一件计算,因此,由这个数字来推测数量之多寡是不可能的。其中的不少文书上面写有日期――时间都在十世纪以前,所以我们因而得以推测那批古文书是于西夏攻打敦煌之际被藏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