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
薛蘅自十五岁那年取得天清阁年考首名后,便再未听到娘用这般严厉的语气对自己说过话。虽然内心深处,她认为自己不过是将谢朗风流本性如实写出来而已,但还是低声道:“昨夜那首词,是阿蘅考虑不周。”
薛季兰道:“阿蘅,你要知道,执掌天清阁,并不是单靠你的文才武功就能做好的。做人,特别是做一阁之主,你切记要圆通包容,不要伤人自尊,不要揭人之短,更不要……”
她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下去。有家丁气喘吁吁跑过来,“薛先生,圣旨下,宣您和小薛先生接旨!”
谢府中门大开,香案前乌压压跪了一院子的人,只有太奶奶有诰命,又有故太皇太后亲赐鱼符,免跪听旨。
宣旨内侍带来了三份旨意,一份是封谢朗为左骁卫副将,从五品,命其即日随平王出征;
一份是圣命以柔嘉公主下嫁,封谢朗为驸马,先行定亲,待谢朗从前线归来后再择吉日成亲。
第三份圣旨却是下给薛氏母女的。昨夜景安帝本要当着文武大臣的面给薛蘅玉印加符,封其为天清阁下任阁主,但被前线军报一搅,这事便搁了下来。此时这道圣旨便是命内侍总管带了玉印前来,在薛季兰奉上的阁主制令上沉沉盖印,完成了天清阁阁主就任前最重要的一步。
待宣旨太监离去,五姨娘眼圈一红,二姨娘则吩咐侍女们赶紧去给谢朗准备衣物和路上吃的东西。正闹成一团,太奶奶将拐杖用力戳地,“都给我站住!”
几个姨娘不解,太奶奶举起拐杖,一一点着,“你,你,你们,干脆都随明远上战场好了。一个给他准备吃的,一个给他烧热水,再多几个给他洗衣裳!”
谢朗没憋住,低头偷笑,又向二姨娘道:“二娘,军营中自会有发下来的军服。再说了,殿下都得和士兵们吃同样的军粮,以示甘苦与共。”
几位姨娘无奈,只得又围在谢朗身边,絮絮叨叨、依依不舍。
薛季兰微笑着招了招手,谢朗看得清楚,过来行礼,“师叔祖!”
薛季兰忽然右手一扬,抓起院中一根竹棒扫了过来,谢朗吓得向后便倒。
薛季兰步步紧逼,手中竹棒隐有风雷之声。谢朗被她逼得步步后退,直到在地上拾了一根竹棒,运起枪法,才能勉力招架。
四位姨娘齐声惊呼,被谢峻喝住。院中二人斗得激烈,众人都被逼到檐下站着。
谢朗明白师叔祖是在指点自己的武功。他自幼喜好习武,但谢峻怕他惹是生非,一直不给他延请武术教习。他却在七岁那年,机缘巧合,被杏子巷卖香烛的单爷爷看中,夜夜来授他武艺。
他不知单爷爷的武功有多高,学武也很辛苦,他凭着一股子激情苦练了三年,及至十岁那年入宫陪读,和宫中侍卫交手,竟在三十招之后才落败,这才知单爷爷竟是武林高手。
再过数年,他已鲜有敌手。虽可能还比不过宫中三大侍卫总管,但“涑阳小谢,枪箭双绝”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此刻薛季兰的竹棒如风轮般使出来,招式巧妙,比之单爷爷刚猛凌厉的枪法另有一种灵动矫捷。
谢朗喜得心头痒痒,用心记住她的棒势,越打越是兴起。直到薛季兰连扫十八棒,一个旋身,收住竹棒,谢朗方扑倒在地,“多谢师叔祖!”
薛季兰面色不变,从袖中取出一块铜片,递给谢朗,“你的枪法是极不错的,但也有个命门。你让做铠甲的人将这铜片镶在那处吧。”
谢朗也听单爷爷说过这话,忙双手接过铜片,“多谢师叔祖!”
谢峻大喜,掌门师叔竟将天清阁至宝“麒麟片”送给儿子,实是天大的恩德,忙上前来致谢。
薛季兰道:“悯怀不必多礼,我的事情也办好了,不便久留,就此告辞。”
谢峻知不便相留,只得躬身道:“我送送师叔和师妹。”
“不必了,朗儿即将出征,你们一家子好好说说话吧。”薛季兰再向太奶奶躬身致意,往府门走去。
薛蘅向太奶奶和谢峻欠腰致别,直起身,与谢朗眼神对个正着,二人均看到对方眼中浓浓的憎恶之情。她神色淡漠,转过身,追上薛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