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的人物设计,朝鲜族的姑娘、日本士兵,包括他"音乐会"这样一个意象,主人公进入"战争迷狂"这样一种状态,成为一个战争的狂热者,对枪林弹雨无所惧色,甚至兴奋异常,恰恰是战争对人的异化。包括吃人、吃同伴,敌人逼你比他更凶残,只有这样你才能战胜他,战争法则就是谁胜的问题。但是问题是,是谁挑起的战争?我觉得朱秀海在这个方面还是有理有节的,他把战争放在好几个层面去思考,哪一个层面都是立得住的。这样的反思不仅仅只是谴责日本侵略者,总体来说是在遣责战争带给人的毁灭性摧毁。他确实企图超越一个军队、一个党派,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站在人类的角度去反思战争,这也恰恰说明朱秀海这个作家走在了我们军队很多作家的前面。
朱秀海历时5年进行这部作品70万字的创作,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应该说是很严肃、很低产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这部小说写多了,因为整部小说的故事容量并不大,更多的是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氛围描写,所以他可以做些压缩,压缩为一卷本50万字,或许这部小说会好很多。有同学也提到,他自己想象的太多,留给读者的想象太少了,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辨证的,这同时也可以说明朱秀海是很有才华的,展开写是需要才华同时也需要想象力的。
《音乐会》还存在一点不太和谐的地方,在于这部小说的结构方式,通过采访铺展整部小说布局,老人的口述和朱秀海华丽的文笔就显得很不吻合。这当然也是对作家写作风格的一个挑战,朱秀海的风格就是华丽的风格,但以这样一个方式切入,从头到尾实际上等于是老年金英子的叙述,记录下来的文字本不该如此华丽,这本身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整个东北抗联是在没有枪、没有弹,没有衣服、粮食,甚至没有高级领导层指挥的情况下完成了这样的战斗,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最为惨烈的战斗。朱秀海在这个题材上下这么大工夫是因为他看准了这个题材的优势,没有严格的党派色彩,比较自然的一个战争状态,同时也是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塑造人物、表达主题,还原到基本人性的角度上反思战争。
这部书发行的时候,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全面的"读图时代",很难有很多人真正沉浸下来阅读一本书,像这样比较深刻、严肃的一部作品要想热卖,实际上也是不大可能,所以这部书没有大红大紫起来我觉得也很正常的。
战争结束了,但对人心所造成的伤害远远没有停止。纵观朱秀海的小说创作,探寻"战争后遗症"、以文学关照战争之下的死亡、人性等具有终极意义的人生母题,可以说朱秀海的创作始终初心不改。我们有理由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