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刘邦是一个孝子吗(1)

皇帝家的那些事儿 作者:胡卫红


事业成功的人士,在孝道上往往前后迥异,小时候“不听话”, 功成名就后又变成“孝子”,对父母加倍孝敬。为什么呢?大凡为父母者总希望儿女平平安安,对儿女的要求以稳妥为上,指导儿女做看得见的事,追求看得见的幸福。而丰功伟业通常不在看得见之列。所以,“有大志者不近小利,有大谋者不矜小功”,志向高远的人对眼前的小利益、小成就不放在心上,所行之事往往与父母的教诲有偏差。刘邦即是如此。

刘邦身为农家子,最看得见的前程是勤劳致富、多买田地,他的二哥刘仲就是这样做的,父亲刘太公常以老二为榜样,教导老三也要走这条最看得见的路。但刘邦对发家致富不感兴趣,心中另有一个天地,偏偏跟父亲的教诲背道而驰,“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每天领着一班朋友,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空谈大事,在父亲眼里他显然是个“忤逆子”。

有史学家曾考证,刘邦年轻时的身份是“游侠”,即以财养士、扩充势力者。当时养士之风盛行,最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家中食客多达数千人。但刘邦是个“啃老族”,财力有限,只能带着一班“食客”在家里混吃喝,时间长了,自然会跟父亲发生矛盾。刘邦又带着“食客”们到大嫂家混吃喝。其时他的大哥刘伯已经去世,大嫂独掌家业,长嫂当母,他也不讲客气。但时间长了,大嫂也不乐意了。有一次,刘邦又带着一帮“食客”来到大嫂家,大嫂故意敲着锅说:“饭没有了!”那怎么办?宾客只好找个借口,识趣地走了。刘邦走进厨房,掀开锅一看,锅里面还有肉汤,于是觉得大嫂不够意思,让自己大丢面子,从此对大嫂很有意见。古时一般人家难得吃肉,大嫂家里经常可以吃肉,可知不是贫苦人家,否则刘邦哪有养士的自信,早就给别人当食客去了。

刘邦一直晃悠到三十多岁,朋友交了不少,非但没有创出像样的事业,倒是混出了一定的“江湖地位”。当时张耳是魏国大名士,秦始皇曾悬赏千金捉拿他,而刘邦“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可以想象,一个跟大名士过从甚密的人不太可能是一个层次很低的人。

刘邦的老家丰邑原属楚国,楚亡于秦后,身为平民的刘邦获得了凭才能入仕的机会,他通过考试,当上了亭长,又娶妻生子。此时,他渐渐“懂事”了,对父亲也就有了孝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的习惯,农忙时节经常请假回家种田。

后来,刘邦斩白蛇起义,投身于激烈的生死征战中,连父母妻儿都顾不上了。直到受封为汉王,才有了孝敬父亲、养育妻儿的条件,于是派将军薛欧、王吸去沛县迎接家人。沛县属楚地,是项羽的地盘,项羽派兵阻拦使刘邦一家团圆的愿望落空了。

彭城之战,刘邦先胜后败,西撤时亲往丰邑迎接父亲和妻儿,但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后已为楚军所掳,只接回了女儿鲁元和儿子刘盈。此后,刘太公和吕后一直在楚营当人质。

楚汉大战期间,刘、项相拒于荥阳,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项羽欲进无功,欲退不能,后方粮道又常常被汉军断绝,心情急躁起来,遂将刘太公放在一个很高的砧板上,派使者威胁刘邦,“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刘邦对使者说:“我和项羽在楚怀王座下为臣时,曾‘约为兄弟’,那么我父亲就是他父亲,他一定要烹杀他父亲的话,请分我一杯羹吧!”项羽听了,大怒,想杀掉刘太公泄愤,幸被项伯劝止。后来,刘邦这番话成了他“不孝”的罪证。但客观上说,刘邦身为一国之王,他的事业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业,而关系到千万将士的生死存亡,如果他为了父亲一人而选择投降,这显然不合道义。再者,因为爱一人而无原则地屈服,那世界岂不成了绑匪的世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