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林则徐使出最后一招,断绝新鲜食物和淡水,告示发往九龙附近各个村庄,通知村民知晓。凡事亲历亲为的义律上岸劝说九龙官员发发慈悲。他的努力收到一些成效:一些小船装载食品向英国人驶来,但遭到中国平底战船的拦截。义律下令“路易莎”号的轻型大炮向帆船开火,一艘武装纵帆船和一条小艇也开了火。
英国战列舰“窝拉疑”号配备26门大炮。
这样,1839年9月4日,打响了由冲突升级为战争的第一枪,但当时完全有可能避免战事进一步升级。义律相当冒险地仅把数艘小艇投入针对中国帆船的行动。自争端开始以来,他第一次有机会投入更强大的火力,因为一艘配备26门大炮的英国战列舰“窝拉疑”号在几天前抵达,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窝拉疑”号舰长士密迫不及待地想教训中国人,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击沉中国人的平底战船,炸毁海滩上的炮台。义律劝阻了他,虽然颇费了一番唇舌。义律次日发出的一封函件表明了他一贯的克制政策,这种政策的执行总是令其部下大为恼火:
我与士密舰长商议,他同意我的建议,不于次日早晨前去摧毁那三艘帆船,尤为重要的是不派士兵登陆进攻那座炮台,因为这一措施很可能导致对附近村庄的破坏,并大大伤害和激怒居民 我觉得,建议使用女王陛下的军舰去毁坏那三艘帆船是不明智的,实际上是不合适的,因为它们已被我本人的小艇在另一艘稍大船只的帮助下最有效地击败了。
这位商务监督决不放弃与林则徐谈判解决争端的希望。
95
中国人对九龙事件 林则徐把它当作中国方面的胜利自豪地上报皇帝 未加追究,还恢复了给养的供应。义律同意让那些被中国人指定为不受欢迎的外国人离开,其中包括三·地臣,但坚持拒绝引渡林维喜事件的一名人犯。义律一度曾有一个送上门的机会,既可以妥协,也能够保全双方脸面。当时,海边恰巧发现了一具溺毙的尸首,如果告诉林则徐这是真正的凶手,因一阵悔恨而投海自尽,钦差大臣将会愉快地接受这种说法。但是,义律不合时宜地坚持按自己的理解维护法律,不肯利用这个诱人的机会,结果,时机稍纵即逝。虽然如此,到10月20日,似乎和平在望。林则徐彬彬有礼地致函义律:“义律上校表示必须等候君主的命令。函件系何时发出,答复又可望何时收到?倘若义律上校行事谦恭,可以考虑对有关安排做出调整。”义律上校准备做出更大的让步,甚至超出了他的职权范围:他同意全面禁止香港的船队装载鸦片;允许中国人检查任何一艘涉嫌船舶;所有英国商行承诺不再贩卖这种麻醉剂;他甚至愿意与中国人一道再次对林维喜之死展开调查。但义律从未打算引渡一个可能是无辜的人,也不允许英国臣民签署一份使他们在重大问题上服从中国司法权的甘结。
“海阿新”号配备18门大炮。
义律声称他有一份“盖有钦差大臣和总督关防的协议”,这一点没有得到中国方面的证实,但钦差大臣林则徐似乎至少是默许了这些条件。10月20日,义律觉得可以发布一份公告,宣布恢复对华贸易,此时距离林维喜之死已有3个多月。贸易的地点不在广州,而是穿鼻,贸易的条件和限制与先前在黄埔时没有什么两样;似乎一切都很顺利。英国人开始返回他们在澳门的家,在澳门避难的行商也回到广州。
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情,克拉拉·义律叙述说:
10月19日,我心情很好,因为查理刚刚成功地获得钦差大臣的许可,在国内指令未到之前重开贸易,而且贸易将在虎门的“外侧”进行,而不是像平常那样在虎门的“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