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对生活感恩,生活也对你微笑

改变心路:就能改变出路 作者:李问渠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是一种生活态度。要知道,我们生活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上,许多事物都对我们有着一定的恩情。

艾卡特曾说:“如果在你的生命中唯一的祷词就是‘谢谢’,那就足够了。”感恩就意味着感激,意味着历数你所有的幸福,意味着留意你简单的快乐,也意味着答谢你接受的一切。它使人们更加健康,它还能减少人们的压力,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

得克萨斯州的两位心理学家做了关于感恩对于健康的作用的实验,并由此写了一篇论文。在实验中,科学家把数百人分成三个不同的组并要求所有参加实验的人每天写日记。第一组人的日记记录的是每天发生的事情,并没有特别要求是写好事还是坏事;第二组人被要求记录下不愉快的经历;第三组人被要求在日记中列出一天中所有让他们觉得值得感恩的事情。研究结果表明,每天的感恩练习使人们更加警觉、更加热情、更加果断、更加乐观和更加精神。另外,第三组的人们很少能感到沮丧和压力,他们更愿意帮助他人,并且在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上取得了更大进步。

艾莫斯博士从事感恩方面的研究近十年,被普遍认为是该领域的权威。他写了一本书,叫《多谢!感恩新科学如何使你更快乐》。这本书中的信息源自于一个研究,这个研究有数千人参加,其中包括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研究成果之一是证明感恩可以提升人们25%的幸福感。如果整天发生的都是不好的事情,人的幸福感会直线下降,但是之后它还会回到人们预先设定的点上。如果有积极的事情发生,人的幸福感则会上升,然后会再次回到你的“幸福预设点”上。感恩训练可以提高“幸福预设点”,这样,无论外界环境怎样,人们都可以保持一个较高的幸福感知度。

另外,艾莫斯博士的研究还发现,经常心怀感恩的人,比起不懂得感恩的人具有更高的创造能力、更快的恢复能力、更强壮的免疫系统和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博士进一步指出:“说我们心怀感恩并不一定是说我们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很好。它只是表明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幸福。”

在一个闹饥荒的城市,一个家境殷实且心地善良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几十个孩子聚集到一起,然后拿出一个盛有面包的篮子,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个。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个面包。”

瞬间,这些饥饿的孩子们一窝蜂地拥了上来,他们围着篮子推来挤去大声叫嚷着,谁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当他们每人都拿到面包后,竟没有一个人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除了一个叫依娃的小女孩。她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边,等别的孩子都拿到以后,才把剩在篮子里的最小的一个面包拿起来。她并没有急于离去,而是向面包师表示了感谢,并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之后才向家走去。

第二天,面包师又把盛面包的篮子放到孩子们面前。其他孩子依旧如昨日一样疯抢着,羞怯、可怜的依娃只得到一个比昨天还小一半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惊奇地叫道:“快把钱送回去,一定是面包师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当依娃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面包师慈爱地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她激动地跑回了家,告诉妈妈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报。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学会感恩,我们会拥有比别人更多的快乐。不但生活幸福感会上升,即使面对挫折失败,也能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是这样一个懂得感恩之人。一次,罗斯福家失窃,丢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财物,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财物,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感恩生活,将会得到生活赐予的灿烂的阳光;不感恩生活,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乐观地对待生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