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穷养,不是让孩子天天吃忆苦饭

穷养富养不如用爱养 作者:(美)张剑萍


吃苦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只不过我们需要在新时代对它有新的认识,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这样孩子才会在“磨炼”中真正有所得。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千百年后,依然散发着金子般的光芒,是教育后代子孙的箴言。

过度富足的物质环境造成孩子性格上的扭曲,父母逐渐意识到这完全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悲剧。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既然富养不行,那就穷养,让孩子千锤百炼,感受生活逆境。然而,对很多家长而言,让孩子吃苦锻炼比让孩子坐享其成难上加难。

如今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了,很多家庭生活条件都不错,衣、食?住、行各方面需求很容易满足,父母想让孩子吃点苦,长辈因为心疼孩子未必会答应。平时,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教育机构虽然对孩子进行系统和规范的教育,但是出于安全考虑,老师们宁肯放弃锻炼孩子吃苦精神的活动,这样对孩子的锻炼只能浅尝辄止。

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家长是关键。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行为直接决定着孩子的表现。首先家长的心态不要过于紧张和夸张,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责任和后果。比如家长看到孩子在锻炼的初始阶段受到了一些委屈,孩子还没反应,家长倒先着急了,当孩子接受到这种暗示信号后就会变得娇气,锻?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其次,家长绝对不能代替包办,让孩子从小学会承担责任,甚至一定的家庭事务。家长常常因为无法坚持而最后妥协,逐渐地孩子会利用家长这种心理。孩子小时候学习能力很强,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这种负面的学习机会。第三,家长要有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以鼓励为主,而不要压制,以免养成虎头蛇尾的毛病。

然而,让孩子吃苦,并不是让他吃不饱、穿不暖,让他忆苦思甜,或者刻意让他承受不符合他身心发展水平的压力和负担,这对孩子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伤害。身体上单一的饮食造成孩子在发育过程中营养不良,影响孩子身高?大脑的生长发育。在精神上,打击了孩子脆弱的心灵,使孩子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还会产生心理负担,甚至悲观情绪。

虽说“苦难是人生的试金石”,但决不是说,没了棍棒,高尔基就成不了一代文豪;有了灯油,车胤孙康就难成大学。家庭富裕的孩子不可能都是纨绔子弟,短衣少食的非洲难民的子孙也未必都壮志凌云堪当大任。

“吃苦”精神并不过时,现在的孩子没经历过什么困难,抗压能力差,遇上点小事就想不开,无论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是将来的工作中,吃苦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只不过我们需要在新时代对它有新的认识,结合孩子的?际情况进行引导,这样孩子才会在“磨炼”中真正有所得。

让孩子体验磨难并不是坏事情,因为磨砺可以增强人的信心和勇气。在人生的选择上,只有勇于直面人生磨难的人,才会领略和把握人生的奋斗哲学,从而客观摆正自己的人生道路。

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独立自理能力,培养他敢于承担、不怕挫折的勇气,培养他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力,这些才是吃苦精神的根本所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