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慰,我们对自己说,也许从事这些行业的人是因为喜欢这样的工作呢。也许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正是别人所寻求的,也许他们在矿井里或渔船上工作时,比在办公室更快乐呢。但他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无从知道,即便是从小说中、杂志上看到相关的描写,我们也会告诉自己,不必认真。我们想要问心无愧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心中的疑问,闭口不谈。
同时,我们又不想去亲身从事那样的艰苦工作。为了避免良心上的谴责与愧疚,于是我们自己对自己说:“好了,别想太多了。这些从事危险、艰苦行业的工人,是因为喜欢那样的工作才干那一行的。人各有不同嘛,我不喜欢的工作,也许他们很喜欢。说不定他们在矿井里或在渔船上,会比坐在办公室里更觉得自在呢。”但是他们真的是不是很自在,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常常来自于小说或杂志,即便书上反映出关于他们的生活内容,与我们想象的有差别,我们也会安慰自己说,那只是小说罢了,不必太当真。最好的办法,就是忘记这些人与他们的行业,那样我们的内心就会好过得多。
关于制度问题就到此为止吧,如果继续深究下去,就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我们不能沉湎在经济对艺术的影响中,要知道,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毕竟只占社会的一小撮,其他大多数人都不得不为生计奔忙。艺术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己不劳动,而是依靠别人的劳动生活,这才使他们得以充分发挥艺术才华,达到了我们现在都无法企及的艺术高度。
这个制度问题我们就只说这些吧,我担心如果让我继续时论下去,我可能会把这个问题变成一个社会经济领域的论题,那就非我能力所及了。尽管艺术不可能摆脱经济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经济,别忘了,那些创造艺术的人只是当时社会中的一小部分人,并不像大部分人那样,都在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那些从事职业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他们是需要别人帮助的一群人,他们需要靠别人的劳动生存,这也使他们有精力与机会发挥他们的艺术才华,创造出精美的、连我们今天都无法企及的美学成就。
艺术是人类的奢侈品。失去物质条件的艺术追求是不存在的。尽管尼禄能在火海中拉小提琴,但像他这样的人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无论从事艺术、文学,还是科研,都需要良好的环境。在具备一定条件之后,人们才能从事艺术创作,艺术可以归为人类的上层建筑。可以肯定,在兵荒马乱的时期,也鲜少伟大的艺术。
搞艺术、搞文学、搞科研等等都需要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来构思。在没有一定物质为基础的情况下,所有的高层追求都是奢望。尽管在火灾中,尼禄还在演奏小提琴,但他是惟一这么做的人。总得来说,从事艺术,毕竟是人类社会高层次的建筑,它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确信在战乱时期,是很难产生伟大的艺术的。
那些习惯于挖战壕、砍伐树木、举枪开炮、挥舞旗帜的手,是弹奏不了贝多芬的鸣奏曲的,因为那些手都已太疲惫、太僵硬,也失去了音乐所需要的感情。为逃避敌人而时刻警惕的耳朵,是不能与受圣歌熏陶的耳朵相提并论的。为生计而犯愁,视土豆为奢侈品的人所想的,与构思新式教堂的建筑师所想的,恐怕有天壤之别吧。可见,艺术是人类的奢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