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伊斯兰教的艺术(6)

人类的艺术(上) 作者:(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伊斯兰教里没有像基督教《十诫》那样的清规戒律,所以也不反对“雕刻自己的形象、天堂喜好的东西、地上的生命、地下的泉水”,但是人们却很少那样去做。有时只是为了消解清真寺墙壁上单调的气氛,画家们才出于装饰的目的,为墙壁挂上人物的肖像画。因为阿拉伯南方,天气十分炎热,所以木制作品很容易变形。可是即使如此,阿拉伯的木雕师们,还是在门上、讲坛上装点了一些雕刻作品。令人叹服的是,这些雕刻作品不畏气候的剧变,历经四五百年风风雨雨的考验,直到今天依然清晰可辨,足可以证明那些雕刻师的技艺是如何高超精湛。

每一座清真寺内都必须铺上瓷砖,这是建造清真寺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于是,瓷砖制造师们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当伊斯兰教的教徒们脱掉鞋子,踏上清真寺内的瓷砖,该是多么愉快啊!

在清真寺的建造中,瓷砖师傅们可以自由发挥他们的想像力,清真寺的地面由他们来铺上瓷砖。可以想见,迈进清真寺,脱掉鞋,走在清爽的瓷砖之上的伊斯兰教的教徒们,该会有一种怎样的愉悦心情。所以,任何一座清真寺里都会铺上瓷砖,这也是建造清真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对于研究艺术的人来说,阿拉伯人最吸引他们的地方还是建筑。作为一个游牧民族,阿拉伯人能征善战,凡是他们占领的国家和地区,当地的伊斯兰教建筑也都相应的发生了改变。阿拉伯人生活在沙漠中,携带着帐篷随遇而安,根本不懂得用石头建筑房屋。因此,他们最初建造的一些重要建筑都是由其他国家的建筑师完成的。他们最古老的清真寺就是其中之一。公元691年,这座清真寺在耶路撒冷的一块巨石上落成,因此被为“石头上的大圆顶”。传说,天使加布里埃尔在梦中把真主的使者带进了天堂,而真主的使者当时就是在那块石头上。但是这座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却是地地道道的拜占庭式的,因为它的建筑师来自拜占庭。

不过,对于想研究艺术的人来说,对阿拉伯人最感兴趣的地方,恐怕还是他们的建筑。作为游牧民族,他们特点鲜明,能征善战,占领了许多国家与地区。这些世代生活在沙漠之中的人,习惯于住在帐篷里,最初并不会用石头建房子,一些重要的建筑工程,都是请外国的建筑师来主持设计与施工。例如,他们最古老的清真寺,叫做“石头上的圆顶”,就是在公元691年时,在耶路撒冷的石头上修建而成的。传说,天使加百利在梦中把等在那块石头上的真正的使者带到了天堂。不过,这座清真寺完全是拜占庭风格,这并不奇怪,因为修建它的工程负责人就是来自于拜占庭的建筑师。

当不懂历史的基督教十字军来到这里,竟误以为“石头上的大圆顶”是所罗门圣殿的原型,于是将这种建筑风格带到欧洲。今天,我们在伦敦、美因兹、剑桥、里昂以及很多欧洲城市,都可以看到这种拜占庭式的建筑。比“石头上的大圆顶”年代更为久远的清真寺,是埃格萨清真寺,它坐落在耶路撒冷,建筑风格是纯罗马式的,前身有可能是圣母玛利亚的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继续西进,最终在西班牙扎下了根,并形成了著名的摩尔——西班牙式建筑风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