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不如干脆抛弃“看励志书有用吗”这个问题,而是问问自己,我现在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我期待从书中得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的这种“期待”合理吗?如果反观自己发现这个“期待”并不合理,那么,我应该怎么去找到解决我问题的方法呢?除了书以外,还有什么能给我以启发?我到哪里去找这样的资源……
以上谈的是“看励志书有用吗”问这样问题的人的心态问题,希望能给各位一点启发,励志书只是一面镜子而已,你照着镜子能看到自己的什么不取决于镜子,取决于你自己。
最后,从技巧层面上给看书的同学们一个小建议,一本励志书,你看完之后能提炼出一句话,或记住其中一句话,并用这句话时时刻刻敲打自己的行为,监控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当下行为做对照,让自己“某个点”上的行为能够因为这句话得以改善、优化、变得更好,就足矣,你看这本就已经很值很值了……
我为什么总是很卑微
李 玲
可欣15岁,是位很可爱的小女孩。她在写给我的信里说:“我是个卑微的女孩,卑微得像一粒尘土,谁都可以忘记我、忽略我,我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价值。”
两天前,班里有位同学过生日,邀请大家参加生日party,可欣也去了。这位同学的妈妈切蛋糕时,数错了人,少切了一块,轮到可欣时,蛋糕没有了。虽然同学的妈妈不停地道歉,周围同学也将蛋糕分给了可欣,但可欣的心里依然很不舒服。她很委屈,心想,为什么偏偏轮到我的时候,蛋糕没有了呢?
可欣告诉我,类似的事情有很多。比如,新接班的班主任几乎记住了班里所有同学的名字,就是没记住自己的。好几次老师课堂提问,都说:“那个穿红衣服的女孩!”结果,同学们齐刷刷地将目光转向她,像是在嘲笑她。
上学期,歌咏比赛时要排方队,排来排去,老师竟把她漏下了。后来,老师好不容易才把她安插进队里,而且,还让她站到了男生那一边。
由于可欣时时刻刻关注这样的事,卑微的感觉就一再被印证。同学们在一起聊天,她会发现自己说话的时候,大家好像不太在意,别人对她说的话回应也不是那么积极。新事老事一件又一件,搅得她心里特别不舒服。可欣悄悄抹了好几次眼泪呢!她愤愤不平地说:“为什么同样是人,我就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呢?”
我告诉可欣:“因为,你给自己贴上了卑微的标签。所以,你就成了一个被别人忽视的人了。”
可欣很快回信了,她问我:“别人是别人,我是我,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卑微,别人就会忽视我呢?”她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该如何得到别人的重视。
我告诉可欣,我们和别人是不同的个体,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会不时地和周围人产生互动。我们内心对自己的定义会影响我们的心态,并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来;而我们的言行又会影响到与周围人的互动。这样一来,我们的所思所想,就会影响我们与别人的关系。
当可欣在内心将自己定义为卑微的人时,她的行为很可能就会退缩,声音也不那么洪亮,在群体中她不敢表明自己的观点——因为,这才符合“卑微”的定义。如此一来,可欣在群体中被忽视就是很自然的事了。而这些正好验证了她内心中“卑微”的定义,接下来她的行为可能就更加退缩,她就更容易被众人忽视。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预言的自我实现”。
我告诉可欣,要想改变被忽视的状态,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重视自己。为了帮她建立这一思维习惯,我给可欣留了一个作业,让她用“我很重要,所以……”的句式,来解读她遭遇的一些事情。很快,可欣的作业完成了。她写道:“我很重要,所以大家都把自己的蛋糕分给我”;“我很重要,所以老师没记住我的名字,也要对我提问”;“我很重要,所以老师费了很大的劲也要把我安排到方队中去”……
可欣告诉我,当她这么解读那些让她不快的事情时,心里真的产生了一种自己很重要的感觉,而且,她发现自己在群体中也是有影响力的,只不过过去自己一直没有留意。
由此可见,很多困扰我们的事情,只需换个积极的角度去重新思考,困扰在心中的乌云就会烟消云散了。祝愿可欣早日将“我很卑微”的标签换成“我很重要”,到那时候,周围的世界就大不一样了。
当一回狐狸妈妈
黄全愈
我曾看过一个日本电影纪录片,讲的是野生狐狸的生活。其中有一幕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一群小狐狸长大后,狐狸妈妈开始“逼”它们离开家。曾经很护子的狐狸妈妈忽然像发了疯似的,就是不让小狐狸们进家,又咬又追,非要把小狐狸们一个个都从家里赶走。看着小狐狸们夹着尾巴落荒而逃,我被深深地刺痛了,并感到一阵阵强烈的心灵震撼!多么残酷的生存竞争,多么冷酷的心理断奶……但是,又是多么智慧、多么理智的生存教育!
在孩子开车的问题上,我也当了一回狐狸妈妈。根据美国俄亥俄州的法律,孩子到了16岁就可以合法地独自驾驶汽车。但在“合法地独自驾驶汽车”之前,必须通过笔试;必须在有驾照的父母陪伴下开够50小时的车,其中10小时为开夜车;并且还必须到职业的驾驶学校去培训32小时,其中包括24小时听课,8小时开车。
在美国,孩子开始独立驾驶汽车,这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对孩子来说,这是走向独立的非常重要的一步,甚至可以说是迈向独立的第一步。同时,汽车又是大“玩具”,对孩子很有诱惑力。但是,复杂的路况,高速公路上汽车飞速川流的恐怖,又会使孩子有恐惧感。因此,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开车既有诱惑力,又有恐惧感,还有畏难情绪。
对于孩子的开车,做父母的心情就更复杂了。既有对孩子要从自己身边独立而去的不舍之情;又有渴望孩子能独立之念;还有对开车高度危险的担心……最要命的是,这一切都必须经过自己的手来完成。想想看,要自己亲自“逼”着孩子去冒险,去独立于自己,这有多难!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是不知道“怕”为何物,才不怕,实际上是无“知”才无畏。知道“怕”为何物,又勇于承担者,才是真正的勇敢。
我十分赞叹狐狸妈妈把孩子从家里“打”出去的勇气、理智和智慧。
第一次“陪”着儿子开车上辛辛那提环城高速公路绕圈,正好又碰上狂风暴雨,雷鸣电闪……待终于下了高速公路,我让儿子把车停到一加油站,父子俩儿瘫在车上好一会儿。我想去买儿子最爱吃的冰淇淋,一下车,迎面一阵风,我打了一个寒战,原来我已出了一身冷汗。买冰淇淋回来,钻进车,才闻到一车的“洋葱味”——那是在美国常能闻到的年轻人身上特有的汗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