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橙*孩(21)

橙色女孩 作者:(挪威)乔斯坦·贾德


哈勃望远镜!它又出现了。现在我终于敢肯定了,我父亲想要给我提出的那个重要问题,可能是跟宇宙有关的。  

尽管往下讲吧,爸爸。我不想打断你。  

我们在阿达姆斯图的那间小屋里生活了四年。维萝尼卡完成了她在艺术学院的学业。你知道,她一直在画画。最终,她开始在这门艺术领域里教授别人。她在一所中学当了“形式与色彩”专业的教师。而我作为刚刚结束学业的见习医生,即将开始所谓的“义务行医”阶段,也就是说,我得首先在一家医院工作两年。  

想必你也知道,你的爷爷奶奶都是在通斯贝格出生的。恰好在这个时候,他们实现了他们的一个夙愿:退休并且搬回那里去住。我的弟弟,也就是你的埃纳尔叔叔,这期间出海去了。于是,维萝尼卡和我就理所当然地搬进了留在胡姆勒街的房子。  

搬到胡姆勒的头一年,我们有不少时间在花园里忙活。采摘覆盆子的时候,我们发现一只大黄蜂。它突然从一株三叶草花朵上飞起来,然后嗡嗡地打着旋儿飞没了。我想,大黄蜂飞得肯定比喷气式客机快。我的意思是,就它自身的重量而言,可以这么讲。大型喷气式飞机时速可达八百公里,也就是说,其速度是大黄蜂的八十倍。可是,八十个体重仅二十克的大黄蜂也才一点六公斤。维萝尼卡和我都认为,波音七四七显然要重得多。按其体重与速度的比例,大黄蜂可以达到喷气式飞机速度的一千倍。何况波音七四七有四台发动机,大黄蜂却没有这些东西。大黄蜂其实是一种螺旋桨式的飞行器。说到这里,我们笑了。我们笑的是,大黄蜂居然可以飞得那么快,而我们恰好就住在“胡姆勒”,也就是住在“大黄蜂”上――因为这两个词在挪威语里恰好谐音。  

是维萝尼卡磨砺了我的眼睛,使我学会观察大自然的这类精微奇巧的杰作。而这样的东西多得数不胜数。我们可以摘一朵银莲兰或者一朵紫罗兰,然后一连好几分钟,目不转睛地欣赏这些具体而微的奇迹。这世界本身不就是一个令人惊异的童话么?  

如今,也就是我写这封信的时候,想起那天下午转瞬即逝的那只大黄蜂,我感到伤心。那时候,我们生机勃勃、坦率单纯、无忧无虑。现在我希望,你也能继承我们身上这种对于如许微小而奇迹般的事物的感受能力。事实上,比起天空的星辰和星系,它们同样具有无穷的诱人魅力。我想,人们若要创造一只大黄蜂,较之于制造一个黑洞,恐怕需要投入更多的智慧。  

对我而言,这世界一直就是一个“魔界”,从小时候起,就是这样的。我这种感觉的产生,远远早于我在奥斯陆大街上追寻橙色女孩。此时,我很难三言两语地描述这种感觉。但你可以试着设想这样一个世界:那时还没有什么关于自然规律、进化论、原子、DNA分子、生物化学和神经细胞之类的胡言乱语。是啊,早在这个地球开始旋转以前,早在它被贬低为太空中的一个“行星”之前,早在令人引以为豪的人类肉身被肢解为心、肺、肝、脾、脑、血液循环、肌肉、胃和肠道这些所谓的“脏器”之前。我指的就是那个时候:那时,人还是人,完整而自豪的人,不多不少的人;那个时候,世界就是一个火花四溅的奇迹。

突然有一只狍子敏捷地跃出林地,它注视着你――顷刻间,转瞬即逝。是什么样的灵魂在驱驰这牲灵奔突?又是何等玄妙叵测的伟力,它白昼用所有虹彩斑斓的鲜花点缀世界,它夜晚用璀璨星辰织就的壮锦妆扮广袤苍穹?  如今,这样一种赤裸裸的、原生态的自然感觉,还可以在民间创作中找到。比如,在格林兄弟搜集的童话中。去读一读吧,乔治。去读一读冰岛的《萨迦》,读一读希腊和北欧的古代神话,然后再读一读《旧约》。  

看看这个世界,乔治,看看吧――在你被现代物理和化学知识洗脑之前:此刻,成群结队的驯鹿正穿过寒风凛凛的哈丹格维达苔原。罗讷河汊之间的卡玛尔圭湿地上,数千只红鹳在孵卵。一群群矫健轻盈的羚羊跃过非洲广阔的热带稀树草原。成千上万的企鹅在南极洲的皑皑冰原上“咿咿呀呀”地交谈――它们毫不怕冷,它们喜欢那样。而且重要的不仅是数量:还有一只孤独的、若有所思的驼鹿警觉地走出挪威北部的冷杉林。一年前,就有那么一只迷途驼鹿一直走到了胡姆勒。还有一只受惊的旅鼠,它居然跑到费尔斯多伦一处仓库的板棚间钻来钻去。另一只胖乎乎的海豹,则让人从通斯贝格附近的一个小岛放回了水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