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次级债风波的影响为何是“重量级”的?(1)

小国的痛苦和大国的烦恼:孙立坚谈世界经济 作者:孙立坚


美国这场次级债风波向中国投资者展现了现代金融风险错综复杂的特征,它对中国正在进行的金融业改革开放也带来了“重量级”的警示作用。但是,住房贷款的次级债市场在中国目前并不存在,平时相关知识的介绍也不多。所以,面对美国次级债风波这个“现代病”,大家很自然地就产生了很多疑惑。比如,为什么在美国这样一个金融业发达和成熟的市场上,会容许金融机构向没有“正常信贷能力”的消费层提供购房的信用贷款?这样一种特殊贷款方式所造成的全球金融风波是否早已经是“命中注定”?另外,当初开展这种特殊形式的住房贷款机构为什么要向市场发行与这种高风险贷款相关联的“次级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银行、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甚至包括外国的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都愿意持有这种“次级债”?为什么在今天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时代,次级债风波会“抽干”市场的流动性,引起全球性的“流动性危机”?目前各国央行出于稳定市场的动机而正在进行的大规模注资是不是解决次级债风波的最好方法?中国当前银行业房地产贷款的迅速膨胀和房价的高涨会不会引起中国版的次级债风波?这场次级债风波带给中国金融业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当然,因为事态还在继续发展中,上述的一些疑惑在目前国内外的学术界和实务界中还没有找到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但是,我们有必要以客观平和的心态来认识和分析这场次级债风波——不仅要去关注它的事态发展和风险的外部特征,更应该去挖掘它背后所展示的现代金融风险的本质,从而从现代金融风险形成的机理上,找到防范不同形式的金融风险的有效方法。至少,从美国的这场次级债风波中,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三大不容忽视的警示作用:

第一,类似开创住房贷款次级债市场这样的“金融创新”活动,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一方面,过度担心它的消极性,比如次级债风波的负面作用,那么,金融业的创新活力就有可能被过度的监管所限制;另一方面,过于乐观地强调它的积极性,而将金融创新的风险机制设计得过于简单化,那么,在扭曲的风险判断基础上所进行的盲目的“逐利”行为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次级债风波的发生。

第二,“消费者金融”时代给信贷市场的竞争方式和监管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残酷的竞争很容易迫使金融机构为生存而不断地追求金融创新,流动性过剩又可能迫使金融机构为不失良机而争分夺秒地提供更新、更直接的让消费者受惠的金融服务。结果,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深化和金融业务的细分化,信息不对称问题变得日趋严重,潜在的风险也就越来越难被察觉。因为监管方式跟不上金融创新,所以,风险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很容易爆发像次级债风波这样的全球性恐慌甚至危机。

第三,在金融创新日益频繁和流动性过剩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政策和现代微观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方式之间就很容易产生“有效性冲突”。一方面,很多金融创新活动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又放大了货币流动性,引起宏观经济层面上的波动,比如通胀率的急剧上升、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等,由此会迫使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政策,而且不得不加大力度,造成宏观调控的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钉住宏观经济指标的宏观调控战略的实施,很容易改变市场对金融风险正常的定价能力,甚至有可能还会造成市场参与者支付和交易能力的急剧恶化,从而引起像次级债风波这样的“系统性风险”,迫使监管部门不得不放弃钉住宏观经济指标的调控策略而被动地执行反向操作——投放流动性。

以下,笔者就美国次级债风波的形成机制、影响及其带给中国金融业现代化改革开放战略的启示,谈一下笔者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期大家能够从这场次级债风波中认识到现代金融风险的复杂特征。

一、“消费者信贷”挑战金融行业的竞争及其监管方式。

为了要认识“次级按揭贷款市场”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我们还必须要了解一些消费者信贷业务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