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美国政府积极与自己的经济伙伴国,保持紧密的沟通和转达自己对救市重要性以及联合救市的有效性的看法。这使大家都不得不承认,在当前世界经济失衡发展的格局中,共同注资会带来双赢效果,否则,美国金融体系的崩溃不仅会直接让各国政府所持有的巨额外汇资产大幅缩水,而且也直接牵连到仰仗美国市场消费能力的各国企业的赢利能力。所以,美国政府的“说服力”让六国央行再次慷慨解囊,为国际金融市场注入2 740亿美元!这一举动短期内维持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再次,从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和美林证券公司被收购事件中,我们又可以看出,在应对这场金融机构破产风暴时,美国政府已不能再进一步恶意透支其政府信用了。否则,国际资本会因为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政府——滥用全球纳税人的钱财去填补无休无止的美国金融机构的坏账黑洞而大量流出,这对美国负债经济结构的维持和美元的国际地位将产生致命的打击!如果政府非要救助雷曼兄弟公司,那就对早期出局的贝尔斯登公司显得太“不公平”了。这也显示了美国政府危机处理的“公正性”,让外界感到美国市场的“成熟性”,而不至于出现资本立刻就从美国“大逃亡”的险情。
最后,美国政府会迅速根据事态暴露的程度,及时利用口头干预的做法来缓解市场的恐慌心理,维持市场的稳定。虽然政府在强调美国金融动荡正面临百年一遇的危机,但同时又及时出台一些相对“利好”的经济数据,使得市场预期向好的方向发展,从而让市场惊慌失措的局面在最短的时间范围内得以控制。当然,这种“救市”手段毕竟效果有限,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但是,关于口头干预这一点,欧洲各国政府就显得太保守,过于重视经济数据的披露,恪守实事求是的政策原则,而没有像美国政府那样重视与市场心理博弈的重要性。结果,欧洲市场的复苏预期反而迟迟起不来,这也严重影响了欧洲市场局面控制的质量!结果,我们看到,欧洲各国政府不得不在事后,为维持市场的稳定,无奈地投入了更多的救市资金。
不管怎样,美国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和手段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资金救市”不仅副作用大,比如很容易因为不公平而遭遇到纳税人的激烈反对,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权力的威信,同时,也会造成今后更为严重的“转嫁损失”的道德风险行为!而且,这种注入流动性的救市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用危机的隐患——如果美国的金融体系虽然因为大量输血的缘故,暂时保留了其脆弱的“生命”,但其昔日让世人瞩目的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的功能却已严重瘫痪,那么,其由此不得不做出自我保护的“惜贷”行为,就可能会断送美国拥有竞争力的企业的前程和美国经济的活力,从而也会拖累和影响到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要防患于未然,挖出问题形成的根源并采取一套相应的纠正措施,不能只满足于当前输入流动性的应急举措,而更重要的是应该培育新的、富有活力的“造血”机制和功能,从而彻底告别滥用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虚假繁荣”的投融资环境,让世界经济重新回到平衡有序的发展轨道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