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佩恩教授对海尔文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研究,她对海尔文化重要性的认识甚至远远比国内学者更为重视。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具有讽刺意义的悖论。当国内的企业家疯狂地迷恋西方管理技术、把眼睛死死盯着西方企业如何管理和经营的时候,西方人却把眼睛对准了中国企业家创造的企业文化。对此,佩恩教授曾如此评价海尔文化:
“海尔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它的企业文化。当然,技术能力和资本支持也非常重要。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文化,海尔就无法把那些僵化而固定的资产转变为顾客、员工、投资者以及整个社会不断增加价值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海尔文化中包含了某些很关键的信念,这些信念也存在于全球范围内其他成功的企业。”
它们包括如下几个最为重要的方面: 一是企业员工个人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只有那些拥有对企业高度关心,并以一种积极姿态发挥作用的员工的公司,才有可能培养出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二是持续进步并不断创新的可能性。在企业文化里应该能嗅到那种乐于变革、富于进取和创造的生气。因循守旧、裹足不前只能让企业在死气沉沉的文化中消亡。三是对客户需求的满足。这不仅仅是消极满足顾客的要求,还包括用心倾听客户的声音,捕捉他们内心没有表达出来的想法,在他们感到不满以前就消除潜在的障碍。四是对社会的贡献。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一定要让身处其中的人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企业是对社会有用的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和修养水平是一个企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张瑞敏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文化引领海尔前进的经营理念,最终,海尔爆发出大海一样的巨大能量。在海尔不断地兼并破产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道路上,海尔真正承担起了大海的角色。它不仅成功地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人才高地,集聚了中国乃至全球在该行业最优秀的人才;而且,海尔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创造经济利润的企业,更是源源不断地为中国企业生产文化理念的范本。它告诉我们的企业家,想做好企业并不是单纯地占有资金和技术,这些“硬件”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决定企业发展命脉的乃是它的“软件”——企业文化。
古人云: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句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古训,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被企业家们理解。张瑞敏的海尔的海的观念恰到好处地对这个经典古训做了注解: 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就是海尔存在的大海。
一个非常遗憾的事实则是: 一直到今天,不仅我们的企业家们很难相信这个看起来很玄乎的理论,即使我们的研究者也往往把海尔的成功归功于技术层面,包括张瑞敏的领导技术、管理技术等。殊不知,没有大海的蕴藏、包容、吸纳,又怎么可能存在这些技术呢?即使存在这些技术又怎么能保证不断地技术更新、变革前进呢?
张瑞敏的海尔是海的经营哲学,对于我们今天的企业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优秀的企业家应该让企业成为一个不断吸收新鲜生命活力的源泉。企业发展依赖不断更新的力量,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等,只有建立了企业海纳百川一样的吸附力,才有可能让你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单纯依靠外来力量,而内部失去造血功能的企业,即使可以发展,也不可能持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建立一个公平的用人机制,让企业成为一个每个员工都有机会展示个人能力的大舞台。正如大海能够让每一滴水都汇入其中,让每一滴水都可以成为能量汇聚的必要元素一样,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让每个人都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们常常说,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张瑞敏在海尔用人方面并不是追求绝对的公平,因为每个人的才能都不一样,怎么可能实现绝对公平呢?但是,当一个企业里员工的才能无法施展,或者说无才的人占据了领导位置的时候,这就是对每个员工的不公平。张瑞敏致力于消除人才选拔和使用中的不科学机制,以“赛马而不相马”为海尔每位员工提供了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
第三,没有固定不变的工作岗位,人才流动是促进企业更新前进的重要驱动力。张瑞敏对企业内部的干部实行轮岗制度。如果从员工个人能力发挥的角度上说,这是让每个员工不断寻找最适合自己能力位置的策略,如果从整个企业员工才能发挥的层面上说,这是实现所有人才优化组合的策略。
第四,企业要建立不断前行的驱动机制,以此确保整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张瑞敏通过人才流动机制,让人尽其才,让整个企业获得了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从大海哲学中获取的智慧。人们常常以海枯石烂表达个人坚定的决心和永恒的意志。其实,一个企业要想做到大海一样永远不枯竭,只需要让它周而复始地运转起来,不停歇、不满足、不观望。这既是张瑞敏的成功经验,也是留给我们今天每个企业家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