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有多种用途。将它加入水中搅拌,水溶液成淡红色时可以消毒,至深红色时可灭菌,至紫红色则可用来治疗真菌病,比如脚气。
礼品:
可准备一些用于馈赠的礼品,从某个角度讲烟酒自是统销物品;还可以备一些小礼物(如巧克力、糖块、铅笔、本子等)送给沿途的小孩子,尤其是偏远牧区和乡村的。
关于高原反应
1、什么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气短、胸闷、厌食、微烧、头昏、乏力等。部分人也会出现嘴唇和指尖发紫、嗜睡、精神亢奋、睡不着觉等不同的表现。由于空气干燥还会出现皮肤粗糙、嘴唇干裂、鼻孔出血等情况。
2、如何避免和减轻高原反应
大部分人初到高原,都有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跟本身体制的好坏没有绝对关系,反应因人而异各不同。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许多反应症状都与心理作用有关,比如对高原有恐惧心理或过度自信而缺乏思想准备的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
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如红景天(至少提前三天服用)、高原安、西洋参含片和诺迪康胶囊(对缓解极度疲劳有用)、百服宁(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另外,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可备上速效救心丸和丹参丸、葡萄糖等。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即可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
如果能适应酥油茶的味道,也可以多喝些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
3、到达高海拔地区后有高原反应怎么办?
出现高原反应后,应多休息,减少活动,坚持进食,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或通过自行携带的氧气装置来缓解,建议轻微的高原反应尽可能通过自我调节来适应。一般宾馆或大些的城镇都有医院或卫生院,严重的可以看医生。
严重的高原反应,比如出现:浮肿、肺水肿、重感冒等症状,建议一定到医院输液、吸氧等治疗,并尽快离开高原或下撤到海拔较低的地区。
塔尔寺
座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宗喀巴,藏语意思是“湟水流域的人”。他三岁拜师,七岁出家学经,十六岁赴西藏求学,博学显宗、密宗教义,不到四十岁就成了闻名遐迩的佛学大师。当时他看到喇嘛教流弊甚多,僧人追逐世俗权势财富,在民众中信誉低落,便立志改革。他严密寺院组织,恪守僧人戒律,禁止喇嘛娶妻饮酒,脱离农事,固定活佛转世制度,规定学经次第,使世俗贵族不能操纵寺院事务,从而形成喇嘛教的格鲁派。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在拉萨东郊兴建甘丹寺,为黄教祖庭,从此形成以宗喀巴为首的一代宗风,并在藏、蒙等地区广为流传,后来在西藏便逐渐成为执政教派。宗喀巴收的一世达赖喇嘛和一世班禅喇嘛,是他的上首弟子。1419年,宗喀巴在甘丹寺逝世后,达赖和班禅以宗喀巴名义转生,后成为西藏的宗教首领。
相传在宗喀巴出生的地方长出一棵菩提树,树上长有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都出现一尊狮子吼佛的形象,树皮上也出现过许多天然身像和字迹。后来他的母亲用绸缎包裹着这棵菩提树,在旁边建了一座莲聚塔,以纪念宗喀巴的诞生。由于是先建塔而后成寺,故“塔尔寺”的名字由此而来。
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余亩。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
塔尔寺的艺术
塔尔寺诸佛殿装饰的堆绣、壁画和酥油花,被人们称为艺术“三绝”,其中尤以酥油花最为有名。酥油花是用酥油塑制而成,塔尔寺的酥油花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集塑雕艺术之大成。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塔尔寺一年一度的酥油花灯会。届时,喇嘛们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摆到寺外广场,让成千上万的人们观赏。
塔尔寺的壁画属喇嘛教画派,因此具有浓厚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及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的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染料采用天然石质矿物,因此色泽鲜艳且保持时间长。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之一。它是用各种色彩艳丽的绸缎剪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然后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因此有明显的立体感,看上去,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内容大都取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
八宝如意塔
位于寺前广场,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造型大同小异,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件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