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总是在想不到的地方绊人一跤!
对于抢风头这件事来说,就更加微妙,尤其是和领导之间。领导容许员工在一定空间中犯错,叫做宽容,而员工要是张扬起来,好大喜功、功高盖主的情绪弄得路人皆知,无疑是“犯了大忌”。
年轻人认为自己到公司就是为了工作,不是为了搞政治,可惜这种想法往往会变成一种职业理想主义。虽然许多人都深恶公司政治,但是作为一种公司的附属物,可以厌恶、蔑视它,却无法回避它。
在职场经常会碰到和领导一起处理一件事情,一定要保持清醒: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切忌顺竿爬。那什么是该说的,什么是不该说的呢?把握一条:任何时候都不要当着领导在很多人面前表现自己,特别不能在众人面前抢领导的风头。在公共场合中,在领导面前表现得愚钝一点才是聪明之举。只有你的愚钝才能显出领导的聪明。
迟杰瑞是公司的一名“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由于人很聪明,工作又卖力气,很受领导的赏识。他也很自信,自我感觉相当好。不过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很受打击。
公司有一个项目的设计方案,主任建议把公司里几个搞专业的人一块儿叫来议议。总经理欣然同意,主任带着他们到了总经理办公室。
人到齐后,总经理指着几个图板开门见山地问:“设计单位搞了三个方案,你们看哪个更好?”
主任听了总经理的询问,没有马上说话,而是往那几块儿图板前凑了凑,很认真地看了又看,似乎正在投入地思考着这个问题。
总经理见主任正在沉思,就把目光投向迟杰瑞,意思好像在说:“你觉得呢?年轻人?”迟杰瑞感觉自己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又恰巧最近一段时间他在这类型项目的方案上做了不少功课,有很多好想法,于是想趁这个绝好的机会在总经理、主任及同事面前表现一下。
迟杰瑞清了清嗓子,问总经理:“我可以说一下自己的意见吗?”
总经理非常和蔼地说:“说吧,让我们听听你的想法。”
迟杰瑞马上把三个方案的优劣作了详细比较,又对其中一个自己认为比较中意的方案进行了重点讲解。他的见解是相当专业的,语言表达得也非常精彩。所以迟杰瑞说完以后,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色,得意地看着总经理和主任,等待着他们的夸奖。
令他没想到的是,整个气氛都是安静的,他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错了,有些不知所措,只好尴尬地站在那里,等待其他人发言打破僵局。但等了足足五分钟,只等来总经理一句:“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以后再研究。”
迟杰瑞跟着主任出了办公室。他刚想问究竟,主任却先开了口。主任很不高兴地冲着他说:“你是不是昏了头,说这么多干吗?”
迟杰瑞更是郁闷了,带着委屈的口气反问:“主任,怎么啦?我说错什么了吗?”
“你要是说错倒好了。”主任又说了一句让迟杰瑞莫名其妙的话。
“主任,到底怎么啦?”迟杰瑞的心里开始打鼓。
离总经理办公室的位置已经很远了,主任终于怒气冲冲地说:“你今天怎么这么抽风,为了出风头,就这么不分场合,你觉得经理傻是不是?他看不出好坏?经理心里早有决定了,叫咱们去,只不过是让咱们当个听众,作个见证。最后拍板定案的话,得让领导说。你倒好,把领导本来用来最后总结陈词的话都抢了,你还让领导怎么表态?让领导重复你的话,拾你的牙慧?”
迟杰瑞一听,吃惊不小,说:“是经理主动征求咱们意见的?他要是不想让咱们说,叫咱们去干吗?”
主任更加没好气地说:“经理的问话,看似是征求意见,其实只不过是自己说话的一种过渡。比如刚才的这件事,我想总经理是作了充分准备的。他不是因为自己没主意而征求咱们的意见,而只是想让自己在发表重要意见的时候有更多的听众。你倒好,让领导成了听众了,他能高兴?”
所以领导在前的时候,自己一定不要太张狂,以至于让领导最后总结黯然失色,这样无意中弄巧成拙,就犯了大忌。
公司是一个讲究规则的地方。
自上而下的制度要求每个人遵守并维护。
无论能力如何,尊重领导就是铁律。
有一家大公司,公司准备上市但缺乏国际化人才,公司决定从外部引入一名具有国际背景的人才。
从外资企业被挖过来的高级经理人杜冰成为公司的市场总监。
杜冰来公司的第一天,就不按常理出牌,既没有请客,也没有喝酒,用他的话来说“我是靠实力吃饭的。”
显然,杜冰的实力还是不容置疑的,总经理对他很敬重,他自然成为公司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虽然职位只是总监,但在许多方面,杜冰已经可以与公司副总经理平起平坐。
在员工大会上,总经理数次向各部门的负责人强调了他对杜冰的信任与重视,并表示自己也会全力支持杜冰的工作,希望他努力探索,大胆执行。
这让所有人大跌眼镜,杜冰也很感动总经理对他的支持。他为了报答总经理对他如此授权与器重,接下来一年时间,杜冰进行了许多市场革新,基本将他在外企中所操作的那套成熟的运营模式搬到了现在的公司,取得过一些成绩也造成过不少失误。
公司有人反对杜冰,但总经理对杜冰却是抱以信任及鼓励的态度。
第二年公司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销售期,杜冰作了一个营销计划,内容非常全面,但是也很前卫,实施起来难度不小。
他提交了这个方案之后,总经理虽然不太相信一定能成功,但看到杜冰如此自信且执著,也就勉强同意试一试。
果不其然,杜冰的方案失败了,公司损失惨重,业绩相对去年同期下降10%。董事会将公司所有高管拉过去责骂,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董事会严厉地责问面前,总经理竟然一口将所有失误的职责承担了下来,替杜冰扛过了这一关。
总经理的“宽大为怀”让公司里很多人大惑不解,为什么老道的总经理居然被一个年轻的杜冰征服了,对他如此偏爱与袒护。
到了年底,在另一场市场大战中,由于杜冰策略制定得当,公司取得了显赫的战果。在盛大的庆贺晚宴上,总经理和杜冰都非常高兴。
那一晚,杜冰喝醉了,对大家说:“公司的运营是离不开我的先进管理理念的,要是我升职了肯定可以干出更大的成绩……”
许多人都附和着,总经理却突然被这一句话惊醒了。
此后的一次会议,总经理揪住杜冰的一个小错,第一次把杜冰不留情面地训了一顿。同事们当然会看形势,也纷纷疏远杜冰。杜冰说的话越来越没有分量。
三个月后,总经理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杜冰“体面”地离开了公司。
一个可以容忍下属犯错误的老板,却无法容忍下属好大喜功,更不能忍受下属功高盖主。老板这一条“无形的底线”,让以为自己可以无所顾忌、勇往直前的杜冰,彻底翻了船。
职业理想主义的表现是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拿杜冰来说,他希望总经理挺他,同时还希望总经理能够相信他。可是总经理的信任是有条件的:我可以信任你的能力,但是你妄想超过我,我就要处理你!
相对于经理愿意主动宣扬的价值观、个人愿景等“明线”,经理的底线往往属于其不愿意明说的“暗线”,这条“暗线”需要经理人仔细地观察与分析才能知道其所在。
经理的底线虽然属于“隐形的翅膀”,但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与了解一个人的品格与为人一样,探寻经理的底线同样需要深入地洞察与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盲目地往前冲,经理身边的人、经理的言语与喜好以及与企业中老员工的交流,都是摸索经理底线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