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节:第七章手触摸脸部的信号(6)

身体语言密码 作者:(澳)亚伦·皮斯


思考和迟疑的手势

我们认为,一个优秀的演说家天生就富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知道听众们何时兴致高涨,何时兴趣索然。一个能干的销售人员可以准确地判断是否击中了客户的"热钮"("热钮"是近年来行销学里非常流行的一个词,简而言之就是"热点",指在销售过程中能够强烈激发客户购买欲望的焦点。),并且迅速找到购买人的兴趣所在。空洞的感觉则是每一个节目主持人都竭力避免的,因为那会让嘉宾们对自己的节目主持反应冷淡,难以挤出只言片语,只是漠然地观看。幸运的是,

有大量的用手接触脸颊和下巴的身体语言,可以被当作测量他人情绪冷热的温度计。有大量的用手接触脸颊和下巴的身体语言,可以被当做测量他人情绪冷热的温度计。通过学习这些身体语言,人们在发言过程中就能够判断自己的表现是否到位。

厌倦

用手支撑着脑袋,以免

不小心睡着

当听众做出用手支撑着头的动作时,表示他们心中已经产生了厌倦情绪,用手作为支撑,就是为了不让脑袋低下去,以免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睡着。听众们的厌倦程度与手臂支撑头部的尺度相关。一般来说,最开始人们只会用一个大拇指撑着下巴,然后随着厌倦程度的提升,逐渐变成用整个拳头支撑下巴。当兴趣极度缺乏的时候,人们会用手掌完全地把脑袋托住(如左图所示)。最为厌倦的身体信号则是用两只手一起撑着头,同时鼾声大作。

很多职业演说家误以为听众用手指敲击桌面和用脚频繁地轻叩地板,是厌倦情绪的反应,实际上,这些动作是急躁的表现。当你在一大群听众面前发言时,如果看到这些身体语言传递的信息,就必须有策略地采取某些措施,让那些敲着桌面和踢着地板的听众将注意力集中到你的演讲中来,避免让这些听众的负面反应传染给其他的听众。一旦有听众同时做出表示厌倦和急躁的手势,那就是在告诉演讲人,是该结束演讲的时候了。

一位听众对演讲者提问:"你睡觉的时候说话吗?"

"不。"演讲者回答。

"那么,就请不要在我睡觉的时候说话。"听众说道。

手指和脚底敲击的速度取决于听众的急躁程度有多高,敲击速度越快,表示听众的心里越不耐烦。

思考的手势

思考的手势是将握住的手放在下巴或者脸颊处,通常还会将食指竖立起来。当人们开始对说话人的话题失去兴趣,然而出于礼貌又想装作感兴趣的样子时,这个手势就会悄悄发生变化。随着厌倦袭来,原本轻挨着脸部的手腕渐渐成为了头部的支撑。当人们开始对说话人的话题失去兴趣,然而出于礼貌又想装作感兴趣的样子时,这个手势就会悄悄发生变化。随着厌倦袭来,原本轻挨着脸部的手腕渐渐成为了头部的支撑。

表现出兴趣的思考手势:头部保持着直立的姿势,手轻轻地靠在脸颊上

内心怀有不同的意见在公司的董事长发表冗长无趣的报告时,很多中层管理人员常常用这个手势伪装出一副颇有兴趣的样子。但是对他们来说,不幸的是只要他们将手作为头部的支撑,不管是采取何种姿势,这样的动作都会泄露他们的真心。于是董事长很可能会认为这些经理们个性虚伪,或者是拍马屁只知道往马脚上拍。如果人们只是把手轻轻地靠在脸颊上,而不是作为头部的支撑,就是真正感兴趣的表现。倘若这时将食指竖起来,挨着脸颊,同时把大拇指抵在下巴底下,就表示听者的内心产生了与说话人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有时候随着异议的持续,听者可能还会用食指摩擦眼睛。

这种姿势常常被误认为是听得入迷的反应,但用以支撑头部的大拇指会显示出听者批评的态度。其实,身体语言也会对人们的情绪造成影响,如果人们维持这个姿势的时间越长,那么他心中批评的态度就会持续得越久。因此,说话人在看到这样的信号以后,必须马上有所动作,或是将听众带入正在进行的话题之中,或是中止自己的发言。我们推荐一个简单的举动:随便拿一样东西,递给那位有异议的听众,巧妙地让他改变自己的姿势,这样会促使他的态度随之发生转变。他已经听腻了,或者完全不感兴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