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鹏一边说着,一边把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写在了白板上: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你看,这首词并不长,死记硬背也能背下来。但是效率低,而且忘得快。怎么样才能记得又快又好还长久不忘呢?先把这首词的内容彻底理解,读懂,能够用大白话说出来;然后理出它的内在规律,这就把思路记住了;最后,再一句一句往下背。
"首先,这首词的意思你懂吧?应该不难理解。这是毛主席回长沙回忆自己在这里的读书时光而写的。它的意思呢用大白话说,就是:我一个在寒冷的秋天站在橘子洲上,看着湘江向北而去……"
"哎呀,这个词我知道意思,你接着往下讲吧。怎么找规律?"
"嗯,好。理解完意思之后,就要找规律了。什么规律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词,它实际上包含了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时间地点人物--我、秋天、湘江橘子洲头。对吧?我们写文章都先要吧这些基本情况介绍清楚:写的是谁,在哪里,干什么?
第二层次呢,就是描写一下周围的景物。写山,就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然后看江水,就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然后往天上看:鹰击长空;低头再看:鱼翔浅底;然后发表了一下感慨: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第三层次:景物描写完了,要开始回忆以前的人和事了。什么人呢?同学少年。干了什么呢?指点江山、中流击水。
"总之,这首词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我到湘江来欣赏了一下风景,发了一点感慨,回忆了一下过去――完了。
"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幅图画:秋天,'我'在湘江的橘子洲上看风景,周围的山都被秋天的红叶染成了红色,抬头看见天上苍鹰翱翔,低头看见水里鱼儿游来游去。不由得感慨到:这一切到底是谁的安排?回想年轻的时候,和同学们到这里来游玩,都是年轻的书生,大家谈笑风生,指点江山,还到江里去游泳(击水),真是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