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落而息【四】(13)

日落而息 作者:王多圣


在抗战胜利后,石永安已经升至中校军衔。在那些令人鼓舞的日子里,石永安和李婉慧感到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灿烂的阳光,他们常常像初恋时一样,开着吉普车兜风,到野外露营。他们几乎走遍了重庆这座山城所有好玩的去处。那时候如果说他们是在重温初恋的美好时光,还不如说他们是在欢庆抗战的胜利。可是好时光没能就这样延续下去,国共重庆谈判后不久,内战的阴云笼罩着全中国。那时候,人们很难在这对堪称爱情典范的夫妇脸上看到笑意,即便是在重要的社交场合,他们的脸上也时时挂着忧郁和不安。

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撤离前的日子里,石永安作为张治中将军的随员参谋,一起拜会了周恩来。事实上石永安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周恩来了,他对这位生活俭朴平易近人的中共高级领导人怀有深深的敬意。石永安从德国回来进入陆军,算起来已经有十余年了,在抗战期间,尽管他忙于工作也知道或看出国民党内的腐败现象,但由于抗战高于一切,所以他的思想始终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对中国未来的前途也没感到过什么失望。但抗战胜利后,石永安有时间思考一些问题,也看出了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某种意图,特别是新四军叶挺部遭暗算后,他对国民政府几乎失去了信心。他曾经和妻子李婉慧说,奉化的辣椒能毒死人呀。石永安对八路军办事处有分外的好感,他通过接触和看报纸,似乎感到了共产党人都有股说不出的浩然之气。由此他常常想,也许延安那个地方能给中国带来真正的光明。但是他又不相信共产党有力量可能和国民政府抗衡,因为军事力量的对比过于悬殊。当然石永安并不知道毛泽东说过的那句真理: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事实上石永安虽然见到周恩来几次,但都不曾有过对话的经历,他的军衔和职务注定了他只能站在张治中将军的身后或会客厅的门外,夹着上等牛皮的公文包,随时听候递上有关材料。但这次不同,当周恩来送张治中将军出来,石永安正要为将军拉开车门之时,周恩来的目光落来了石永安身上,他说:“中校,我们见过好多次了,可还从来没机会说说话呢……”这时张将军回过身介绍说:“这是我的随员参谋石永安中校。”石永安马上站正向周恩来敬礼:“周先生好。”石永安此刻的目光里暗含了很多内容,除了敬佩,更多的是同情和担忧。周恩来在这一瞬间完全读懂了石永安的目光,他笑了笑伸出来手说:“石中校,我是一个好交朋友的人,可惜我们的机会不多了,但我想机会还是有的。石中校,我想跟你说一句话,朗朗乾坤谁主沉浮,这都不重要,因为人民是最有权威和力量来选择的。”石永安还无法理解周恩来这句话的真理之处,但他记住了。可惜的是他无法知道几年后事实已验证了这句话,因为一九四七年石永安死于一个劫匪的刀下。

国共内战于一九四六年在东北已经全面爆发了。年初,就在石永安准备随部北上时,定居美国的化学博士大哥石永国夫妇死于车祸。当时作为辽东省代主席、新五军军长的石坚上将,本来想到美国去处理儿子的后事,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参谋总长、东北行辕长官陈诚并没有准许他的部下赴美,只好由石永安代父去美处理丧事。石永国夫妇出事时,他们第五个孩子刚刚出生八个月,石永安处理完哥哥的丧事,归来时除了带上兄嫂的骨灰,还抱回了那个尚不会冒话儿的小侄儿。其余那些上学的侄儿侄女,就由石永国的岳父岳母照顾。好在他们生活在美国多年,唐人街上已有自己的小店铺可以养家糊口,而爷爷石坚又寄去了一笔数目不小的抚养费。当石永安把小侄儿交给妻子李婉慧时说:“这就是咱俩的儿子。”李婉慧说:“我会像亲生的一样待他,并把他抚养成人。”李婉慧向丈夫说这句话的时候,石永安隐隐感到一阵内疚,因为这时候,他美丽的妻子在南洋的家人都葬身于日本人的铁蹄下了,到现在她还没有自己的孩子,她是多么的孤伶呀。石永安把妻子揽到怀里说:“咱就让这孩子姓李吧……”李婉慧用不解的目光看着石永安,石永安又说:“李家的香火就由这孩子来接续吧……就是将来我们有了孩子也要姓李,石家的人丁太旺了,就用不着咱们操心了。”李婉慧看着丈夫,边流着泪水边说:“谢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