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1)

孔子教拼音 作者:周有光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今天正在积极进行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要赶上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时代。适应国家现代化的需要,语言和文字要有相应的发展。全国人民要能相互直接通话,免除方言的隔阂。文章要写得明白如话,念出来大家听得懂。汉字要整理和规范化,减少学习困难和使用不便。注音要用字母代替反切,统一汉字读音。少数民族要根据具体情况改进或创制文字。在电脑上要利用拼音输入汉字,使中文方便进入信息互联网络。这一切叫做中国语文的现代化。

社会的演变和语文的演变是密切关联的。秦并六国,统一天下,实行“书同文”政策;“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说文》)。这是古代的社会演变引起了语文演变。鸦片战争(1840)打开闭关自守的清帝国的大门,中华民族由震惊而觉醒,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同时,掀起了中国语文的新思潮。这是近代的社会演变引起了语文演变。

辛亥革命(1911)以后,一个语文现代化运动从酝酿进入实践。这个运动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和名称: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手头字运动、少数民族新语文运动等。语文现代化在前进过程中,有高潮、有低潮,有新旧争论,有左右摇摆,不断在“尝试与错误”中提高认识和开展局面。综观一系列运动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语言的共同化,文体的口语化,文字的简便化和注音的字母化。

语言的共同化

孔子教弟子读书,不用家乡的山东土话,而用当时的共同语“雅言”。后来,历代都有共同语,称为“通话”、“官话”。古代的共同语不要求有严格的标准音,使用者只有少数人,主要是官吏和行商。现代的共同语要求有严格的语音标准,并且把普及共同语作为实行全民义务教育的条件。这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

民国初年,规定以多数省份共同的汉字读音为国音标准。当时的流行看法是,共同语只要能够“通词达意”就好了,不必要求标准划一。不久,通过实践提高了认识,知道标准必须统一,学习可以逐步渐进。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规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进行细致的汉语规范化。

共同语的名称,清末民初称“国语”(国家共同语)。20世纪50年代称“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1982年的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全国共同语)。新加坡和海外华人称“华语”(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名称不同,实质相同。

共同语的推广工作,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蹒跚前进,时起时落,可是总的来看是一浪高似一浪。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高潮,50年代又是一个高潮,高潮在各省又彼此不同。台湾光复以后普及了国语,做到所有的学校以国语为校园语言,所有的公共活动以国语为交际媒介,这是台湾和大陆一体化的重要步骤。“推普”以学校为重点,利用广播和电视,90年代达到接近普及普通话,可是各地水平参差不一,有不少“推普”的薄弱地区,今后还要进行认真的工作。

文体的口语化

文明古国都有书面语(文言)和口语(白话)的矛盾。口语不断前进,而书面语停滞不前,越来越离开活的口语,阻碍了语言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唐宋时代,佛教用接近口语的“变文”和“话录”传播教义,因为口语能够深入群众。清末维新运动者提出“我手写我口”、“崇白话而废文言”、“白话为维新之本”。1919年掀起以白话文运动为先锋的“五四”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白话由此取代文言成为文学的正宗和教科书的正式文体。小说和论说文章都写成“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文。白话文运动不仅是文体的解放,而且是思想的解放。

但是,二次大战之前,白话文运动还遗留有一些空白区。例如公文程式仍旧用“等因奉此”的文言,直到50年代才实行“公文改革”。这时候,报纸的半文半白“新闻体”也改为明白晓畅的口语。此外,报纸、杂志和各种正式出版物从直行改为横行,以便配合科技术语和数学公式。90年代在“弘扬华夏文化”的热潮中,出版了多种大规模的“古书今译丛书”,这是白话文运动的延伸。

文体改革引起“好古家”的强烈反对。“五四”运动之后不久,掀起一个“文言读经”运动。他们攻击白话为“引车卖浆者言”,“以鄙俗妄为之笔,窃高文美艺之名”;甚至滥用权力,强制教科书恢复文言。但是,历史的车轮在前进,复古风一度吹过,终于烟消云散了。

在今天“信息化”时代,“言文一致”的文体改革增加了新的时代任务。“多媒体”把传递书信的电信技术(电传)、传递语言的传声技术(电话)、传递形象的视听技术(电视)合而为一,给语言和文字提出新的要求。语言要求规范化,讲出来大家听得清(文体语);文字要求口语化,读出来大家听得懂(语体文)。语言和文字要能够即时自动相互转换。词汇要求共同化。各个地区之间的词汇差别,译名和术语的分歧混乱,不再是“有趣的”现象,而是“有害的”现象了。为了使“言文一致”的白话文成为信息化时代的适用文体,还要继续进行语文规范化工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