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为“消费品”的文化(10)

群氓时代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


在电视时代,整个国际社会变成了“地球村”,世界的依存性特别强,每个角落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者微不足道的琐细事件都会不容拒绝地闯入我们的视野。于是,从深刻的心理学角度讲,某种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心态逐步根深蒂固地在我们头脑中扎根。

杀戮、伤残、流血、灾难、事故,等等,仅仅是类似肥皂剧的镜头,从前骇人听闻的影像,如今变得让人无丝毫怜悯心。作为芸芸众生中渺小的一分子,那些曾经能让我们热血沸腾或者为之发指的事件,如今平常得不能再平常,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最多只会让我们感到胃口不舒服,再没有任何震撼力。特别是对于战争和灾难引发的饥荒、大规模死亡事件等等恐怖的画面,我们完全就是昔日鲁迅笔下表情呆滞的看客,甚或,一些人心中还会有某些幸灾乐祸——我们自己非常安全啊。

只要我们轻轻按下按钮,画面就会转入天壤之别的欢乐场面,黑暗、肮脏、血腥、饥渴就会被笑出眼泪的欢快所替代,充满了祥和和平安,没有任何躁动和危险。痛苦,距离我们太遥远了,远得甚至不需要我们进入道德的心理认知。即使世界越来越不稳定,只要我们手中有着遥控器的魔杖,轻轻一点,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堕入美好的乌托邦。

作为电视群氓,我们的胃口十分旺盛,刚刚吞食了一大堆油腻的新闻,就迫不及待地等着新的让我们神魂颠倒的事件和画面。一切扑朔迷离的人生、百感交集的奇遇,不用费功夫,我们坐在这里就能看着别人实现,可以感同身受……

所有这一切,恰如狄更斯所言:“乌合之众,犹如大海,百川汇流,难寻根源;乌合之众,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浩渺的大海最是反复无常、飘摇不定,翻涌的海潮,最是令人惊惧、冲动、残暴。”

当个体越来越沉迷于电视所营造出来的群体喧嚣和鼓噪的时候,就会越来越丧失自我的人格。

这种群氓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事实是无意识的体现,人的头脑中,一切邪恶的东西,都是作为一种天性而包含在无意识中的。我们不难理解,在这些情况下,良知或者责任感会消失。”

看“点击率”和“排行榜”买书的氓民

(郑重声明:本节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

深圳。江南厨子饭馆。

边吃边看着电视,我的一个朋友江清华特别兴奋,他把手中的遥控器扔在空中老高,指着电视屏幕上出现的一张满脸横肉的“村气大脸”,喊着说:

“这是我大表弟,人家如今是互联网上著名的历史写手,‘点击率之王’。半年时间,各个网站都转载他的历史文章《朱元璋那点事情》,点击率号称超过5000万!……我这大表弟太有才,其实他网上文章的点击率都是假的。一年多前,他在某论坛开始贴他的历史帖子;然后,我北京的二表弟给他装上点击率造假软件,一下子就让他的帖子脱颖而出,仅仅三个月,点击率高达400多万;还有,我另外一个三表弟,他和大表弟一起合计,先用许多马甲在那个论坛骂人搅局,造成声势,然后在论坛的写手之间制造矛盾……最后他们使出阴招,自己搞自己。二表弟往大表弟的帖子里面放车祸尸体照片。大表弟就哭哭啼啼,在网上装委屈装孙子,在网友中获取了许多同情……就这样,北京一个书商恰到好处参与进来,几个月内,就炒作出一个巨大的网络事件,好像叫什么百万粉丝闹网站的什么‘门’。其实呢,最早就是四个人在那里没日没夜的搞,天道酬勤啊,就这样,我大表弟出名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