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忽略聚会对婚姻幸福的影响。”
说这话的是刘天,但是场合得说明一下,这是在每周二由朱小朱组织的公益心理沙龙上。现在,小露也被带进了这个圈子。
那次聚会对她的刺激太大了,用姐姐的话说,她需要心理调试。
这次沙龙开始,照例由每个人分享了近期的感触,然后,小露的聚会体验促成了当期的沙龙主题——“生活的”或者说“婚姻的”幸福感从哪里来?
A说:钱仍然是婚姻幸福的基础,假如吃穿住行都成问题,何谈幸福?
B说:幸福主要是一种心理体验,有调查显示,富人并不比穷人的幸福感更好,富裕地区的民众也不比贫困地区的民众更感到幸福。相反,富人的压力更大,安全感更差,因为有了,还想有更多。因为有了更多,就更怕失去。为此耗心费神,损害身体,最终得不偿失。所以,坐在宝马车上哭的,未必是女人,更可能是男人。
C说:比如,小露说的王爱家同学,虽然嫁入豪门,子女双全,可是,谁敢保证哪天他们家不冒出个“小三”来争权夺利?那样的话,一个只会养孩子的女人,有什么家庭地位和独立人格可言?所以,不能只看到现在的光鲜,更要居安思危。
D说:我同意C的看法,婚姻幸福这东西,主要该从内心求得,通过阅读书籍、朋友交流,也包括我们这样的公益聚会,在不改变有生活条件的前提下,建立牢固的幸福感觉。相反,如果主要想通过挣很多钱,或者买无数套房子来建立幸福感,那是幸福永远难以持久,因为永远有比你更富有的人。所以,吃不饱的羡慕吃饱的,吃饱的羡慕有车的,有车的羡慕有房的,有房的羡慕有多套房的,有多套房的羡慕有大产业的,有大产业的羡慕能通吃整条产业链的,产业链齐全的又天天担心如何才能永恒地抗风险,如何才能防止财富缩水、子女不和……总之,钱着东西,温饱足矣,可以多挣,但不要把幸福感仅仅建立在钱这方面,否则,永远没有底。
E说:基本如此。现在,几乎家家温饱,所以,是否婚姻幸福,主要在降低欲望。欲望绝对是无底洞,想幸福,就要把“无底洞”变成“有底洞”。不然的话,一辈子也不可能幸福起来。
F说:“有底洞”是本次沙龙的一个成果,一个新提法。这个名词显示了两点:第一,得有个“洞”,里面放下生活的必须物质条件;第二,这个洞得有底,不然奋斗一辈子,这个洞可以说还是个空的。
这次沙龙让小露觉得比较新鲜,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上次聚会带来的失落感。可是,她还有些担心,如果再有这样的聚会,难免继续受到心理冲击,那怎么办?
姐姐的回答是:“还是要强调,建立幸福感是一种能力。一旦你拥有了这种能力,可以有效缓解一些不良的心理冲击。不过,家庭外聚会,也要有所选择,不是每次都必须参加的。结婚之后,你就不属于你自己了。你的时间支配,要考虑到另一半。”
“时间支配?”小露有新疑惑,“这个问题重要吗?”
“时间这个主题,极容易被已婚者忽略。”姐姐认为,“如果说婚姻是一条洞悉生命意义的通道,那么,时间如何支配,就直指终极主题——你的生命属于谁?你如何使用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