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节:公立医院:隐忍不言的难与痛(5)

大国医改 作者:朱幼棣


但这种市场失灵的解决方案未必就是政府主导。如果市场上信息不对称,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政府的信息就是对称的呢?因为政府也同样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

如何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失灵?

有人认为,资本市场的解决方案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掌握本公司股份的充分信息,而投资者却缺乏这样的信息。对此,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外国政府,都无一例外地出面强制规定上市公司要执行信息披露制度,而不是由政府部门自己出马经营上市公司。同样,医疗行业,可能最好的解决方案也不是由政府来经营医院,而是政府通过法律、监管,强化信息披露制度来规范医院的运营。另外,政府部门应该也有必要降低行业准入壁垒,促进社会资源尤其是民间资本的流动。通过这种医疗供给方的竞争,其实也可以在客观上达到强化竞争者之间的信息披露作用,同时也有助于纾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当然,也不只有这么一种办法。据说北京的医保就聘用了数百名有医学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对电子病历和医生处方进行动态监督,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于是,参加医保的职工可以在医院刷卡消费,方便就医了。

应该说,许小年教授对“公益性”平静的分析是有见地的,使人眼前一亮。至少会使人想一想,那些理论模式与思维习惯究竟出了什么偏差?我们用得烂熟的词汇,讲得顺溜的“公共品”,在经济学上有没有什么问题?一再强调要回归、要坚持的那个“公益性”,是否只是一种“愿景”,而并非确切的目标?

其实,与“公益性”比较相近的,大抵是“非盈利性”。

非盈利性是明确的,低收费、合理收费而不是获取暴利,收取的费用用来维持运营,改善基本的医疗条件。无论政府投入还是社会投入,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概念上的“换柱偷梁”,不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盈利性与非盈利性,而代之以公益性,这里面究竟包含了什么“难言之隐”呢?

26 历史不会后转,不会倒退

中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发动机,三十年前就已经轰然启动。

中国不再是三十年前的中国了,中国的公立医院系统,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不同层次的需求,也不同于三十年前了。能让所有公立医院的定位都是“非盈利性”,或回归到公益性?

看起来深明大义、充满高度理想化的色彩:一些豪华的公立大医院从此“迷途知返”,自降身价成为平民医院——这是不可能的;许多濒临破产的医疗卫生资产,可依赖财政的补贴生存下去,这倒是难逢之机。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很可能会发现,这只是一厢情愿,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如同已经进入高铁时代的今天,要求大家统统回去坐“普客”、“慢车”,或者顶多“直快”、“硬卧”。中国公立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条件,甚至医疗技术,已然处于世界最高峰处,一些昂贵的进口设备、高标准的病房,怎么可能去从事初级医疗卫生服务呢?

道理不是不明白。那为什么要用“偷换概念”的办法,把所有公立医院改革引到一条拥挤不堪,而且很难走通的看起来很平坦的道路上呢?说到底,是要混淆公益性与医学必须坚守的道德,职业风尚的能够说得清、做得到的底线;掩盖或者延宕医疗服务必须分类,盈利与非盈利必须分开的改革的实质;或者暗藏着要国家财政养医才能“回归”公益的“要挟性”的前提。

如果想到,中国的公立医院几乎已经“主导”和“垄断”了高中端医疗服务的全部,不少医院存在日进万金、而财务管理乱象丛生的事实,就可以知道这种“坚持公益性”的说法是多么的“虚伪”了。

其实,所谓的“回归公益”,是由医院服务的定位决定的,与所有制无关。

我无意写“大揭秘”之类的书,尽管这类书畅销,内容触目惊心,也不乏读者。一本书《中国医疗大揭秘》印在封底的内容提要是这样的:“中国医药黑幕,从药厂到药商,从药品到器械,从行医到管理,从公立医院到民营医院,其胆子之大,手段之高,心肠之黑,恐怕可称世界一绝。”一个“黑洞”、一个“黑窝”、一条“黑线”、一张“黑网”,谁都摸得着看得见,但就是心照不宣。黑网密结之中,患者自然成悲哀无奈的鱼。种种“潜规则”和“怪现象”,令人瞠目结舌,不寒而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