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中国孔子的道德学说,在秦汉以来的官方儒学中,已经被扭曲为"以义制利"或"存天理,灭人欲"的宗法道德;也鉴于斯密的道德学说,虽然受到当代中国人的推崇,但同样是在"以义制利"的观念中被误读;因此,本书将从市场经济存在"两种道德"的视角,也就是从"良心道德"的视角,对孔子在《论语》中、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表达的道德伦理思想进行解读,借以证明:
(1)孔子和斯密所论述的道德都是指个人具有"爱人"或"同情心"的人格道德而言。而"爱人"或"同情心",并没有"利人"和"以义制利"的含义,而只有尊重他人或不损害他人人格权利(自主权利)的含义。并且在孔子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的言论中,在斯密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又具有"同情心"的论述中,都肯定了个人在具有"爱人"或"同情心"的人格道德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是"应当"的行为。按照现代汉语的说法,应当的行为就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可以说,孔子和斯密都是在肯定人格道德的本质是"自爱爱人"的同时,也承认人们的"自利不损人"的经济行为是应当的,因而是道德的。这也就是说,孔子和斯密都承认,"不损人"或"爱人"是经济人理性自利或实现自主权利的道德界限。
(2)正因为孔子和斯密一样,都肯定人格道德是个人之间的人格(做人资格)权利关系的道德,而人们的人格权利需求(其本质就是自主权利需求)是"人我相同"的,因此,人们可以通过个体理性的"推己及人"、"自我评价"或"良心感悟"的伦理方法,形成个体人格道德。斯密的"同情心"或行为"合宜性"分析,同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方法一样,都是通过换位思考的"良心感悟"方法,形成人格道德的伦理方法。孔子所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这句话中,"义"就是指人格道德或道义而言。一个人只有在具有人格道德的前提下,才能追求经济利益,从而形成经济道德。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与斯密的伦理思想是同笔者提出的"两种道德"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鉴于中国一些传统伦理学者因为不理解边际分析方法(微积分数学分析方法)作为最优化分析方法的经济学含义,而在伦理问题上产生对帕累托标准的误读,以至于形成现代伦理学者特有的道德理念困惑问题。有鉴于此,本书将在最后三章采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表达形式,阐明边际分析方法在基数效用理论中的经济学意义和伦理学意义。基于本书在伦理思想上的创新意义,在于把微观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应用于伦理学的研究,并以此确立社会制度伦理与个人道德伦理的等边际标准;因此,可以说,本书研究道德伦理问题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伦理学的边际革命",即用定性分析与边际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立道德伦理的"等边际标准"。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些"怪诞"或"不可思议",但是,在你读完本书之后,将会发现,这也许是解决中国人,乃至人类道德困惑问题的唯一出路。
--笔者只是一个运用现代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中国人道德困惑问题的独立思考者,而不是伦理学的专业研究者,更不是伦理思想史的考据者。因此,本书仅以中国当代著名高校正在使用的伦理学教材和有限的参考文献提供的伦理思想为根据,通过一系列的质疑,来阐述笔者在长达五十多年的岁月中思考道德伦理问题的心得。由于笔者对浩瀚的伦理学文献阅读有限;也由于笔者认为,任何伦理学文献的观点,都存在不同学派的不同解读,因而引用文献来说明问题,必将使本书写作陷入繁琐考证之中,并偏离主题。这不仅会使本书的篇幅超越必要的限度,也会使读者不堪卒读。因此,本书将不采用引证名著观点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方法,而是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解读伦理学文献,并不理会别人如何解读。这种写作方法的缺陷是,将难免发生笔者的解读与他人的解读不一致的情况,也可能会重复古今中外某些学者已经表达过的思想,而又未能进行必要的考据与引证。这是学术研究之大忌。但是作为一个年迈老人的思想记录,本书的这一缺点想能得到读者的谅解。
王国乡
2010年8月23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