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1976年7月,罗滨不远万里从美国赶赴天津参加一个交易会。岂料,罗滨抵达北京后,由于唐山大地震,铁路交通全部瘫痪。整整四天,罗滨待在北京一无所获,烦躁的罗滨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立刻离开北京。由于地震很多地方的车票都买不到,哪儿都去不了。最终,他随手指了旁边的一个地名说:我就去那儿,有票吧?于是,罗滨便这样登上了开往青岛的火车。
青岛的美丽征服了罗滨,一次偶然的机会,罗滨品尝到了青岛啤酒。凭着犹太人特有的敏感和智慧,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把青岛啤酒带回美国”。不久后,第一批青岛啤酒装上了开往美国的货轮。
听了罗滨的故事,感慨之余,金志国想到了更多关于国际化的问题:“这样的远涉重洋其实算不上国际化,这种营销渠道不是我们掌控的网络,这种物流和国际是不对接的,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哪种目标市场、为什么样的消费群体服务,无一进入视野,这和我们拿点土特产去赶集是一样的,唯一区别是这次到了美国,赶了个远集而已。很显然,这不是青啤所要的国际化。”
产品销往国际市场是国际化的重要方面,“但是,国际化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将产品卖到国际市场,仅是国际化低层次的组成部分,而且这样简单的出口贸易形式对于啤酒行业来说,无法让它越走越远。”金志国说。
尽管青岛啤酒在海外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实现了销售,可以说销售的覆盖面非常广泛,但是,青岛啤酒在海外市场的份额还不高。
行动指南
国际化绝不是把产品卖到海外,而是对企业全方位能力的综合考量,首先是企业自身的国际化。
4月8日 国际化还是被国际化
严格意义上来讲,啤酒行业的国际化早就开始了。当其他的行业还存在门槛,啤酒行业已经消除门槛了,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啤酒制造商,几乎都到了中国,而且来了不止一次。10年前就来过,以后退出,现在又来了。所以摆在中国啤酒企业面前的选择是,要么国际化,要么被国际化。
——摘自2006年3月5日金志国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的谈话
背景分析
20世纪90年代,鉴于中国啤酒行业规模太小,啤酒企业“体质”太差,全球著名的啤酒商不屑与我们合作,纷纷选择在中国单干,将国外的生产方式、营销模式直接拷贝过来,结果因水土不服,战略收缩。
10年之后,外资卷土重来,在中国啤酒行业掀起了滔天巨浪。此时,中国本土的啤酒企业已然壮大,于是,国际上的啤酒集团选择与中国的啤酒企业合资合作。自此之后,中国的啤酒行业多了海外资本的身影。
青啤也不例外,结盟美国AB公司,是青啤的主动行为。与AB公司联盟后,双方实现了管理和技术的真正共享,这为青啤的外向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