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一怒之下,派出大将英布率军攻关,很快就拿下了函谷关,火速推进关中,将四十万大军驻扎在新丰鸿门,准备要向刘邦问罪。对悄然到来的灭顶之灾,刘邦还浑然不知。鸿门宴的故事也由此真正地拉开了序幕。
这个世界上,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有好人,坏事也能变好事;有坏人,好事也能变坏事。
项羽在函谷关前的这一怒没有惊动刘邦,却惊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此人叫曹无伤,在刘邦手下做事,职务为左司马。这个人对项羽的脾气很熟悉,他感觉到项羽这一发怒的后果很严重,甚至会发生一场大的战斗。而凭当时的力量,刘邦肯定不能与项羽抗衡。如果刘邦和项羽真的打起来,自己的小命难保。
于是,曹无伤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他一想,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工作主动点。于是,他就偷偷地跑到项羽面前表衷心,并在项羽面前告了刘邦一状。总体意思是刘邦有野心,想独吞胜利果实,并且列举了三个方面。
一是刘邦欲王关中。
关于这一点倒也实事求是,刘邦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说的,倒也没有冤枉他,他派兵守关就是很有力的证据。这一点项羽很生气,这意味着刘邦抢了项羽的头功。
二是欲以子婴为相。
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是秦二世哥哥的孩子,仅仅做了四十六天皇帝,便投降了刘邦。至于刘邦是否真的想任命子婴为相,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是提到,当子婴来降的时候,有人建议要杀了他,但是,刘邦力排众议,认为子婴已经请降了,再杀他有点不仁义,也有背他刘邦宽容的作风。于是刘邦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做法,什么做法呢?“乃以秦王属吏”,意思是把子婴交给执法官来处理。
虽然说刘邦对子婴的态度还比较宽容,但是,他把子婴交给执法官处理这一举动,也侧面说明刘邦任命子婴为相的想法几乎是没有的。所以曹无伤讲刘邦要任命子婴为相有很大的水分,有夸张的成分。曹无伤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他知道,项羽对秦始皇和秦朝有强烈的家仇国恨,他怎么可以容忍刘邦的这种做法呢?曹无伤这样说,无非是有意讨好项羽,迎合项羽生刘邦气的那种心情,以便获得项羽的好感和信任。说白了,就是顺着项羽的心情说,但却起到了煽风点火的效果。
三是说刘邦“珍宝尽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