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块美玉,落在泥污之中。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她就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好像不细细去品,就会忽略掉,毕竟,她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一个与四大家族没有亲戚和姻缘关系的女子,并且出场次数少得可怜,但是为何曹雪芹却将她排在了第六位,甚至是“脂粉英雄”王熙凤之前?
小说的第十八回中,妙玉在林之孝家的同王夫人的对话中轻轻地出了场:“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按理说,这该是妙玉的一次正式出场的好机会,但却被曹雪芹给“放过”了,到了下文,只一句“后话暂且搁过,此时不能表白”,就交代完事了。
这是她的隐出,从这里我们略知她有着高贵的出身,只是父母已亡,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她极通文墨,极熟经典,模样也极好,且身世不凡心性高洁,即使仅仅一个侧面的出场,她的高傲也一点派头不减,一句“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愣是压得王夫人低了头,不得已派人下了个帖子去请。
妙玉的真正出场是在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品茶,她同贾母之间简短、明确的对话更让她的形象跃然纸上,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这是老君眉。”待贾母接了茶又问是什么水,妙玉便告诉她,是旧年蠲的雨水。到这里,她的性格已经非常凸显了。贾母的气势很足,但是妙玉的回答也很是巧妙,她拿捏得恰到好处,既给了贾母面子,也没有让自己在贾母的“刁难”中下不来台。在贾母面前,她稍稍收敛了自己的傲气,虽然不得不去敷衍,但是却懒得浪费更多的时间。所以一转身,就拉着宝钗和黛玉跑到了旁边去喝私己茶。她们的茶喝得轻巧,但说出的话却让我们大大地惭愧,经妙玉这样一形容,好像这世间的人与事除了俗还是俗,真的很少有人能够入她的眼,随她的意。她内心的“洁癖”还真不是一般的严重。但是她的这份孤独与洁癖是丝毫不被这个俗世所接纳的,在旁人的眼中等于是怪异,就连与她半师半友的邢岫烟也说她是“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而没什么交情的李纨则明确表示自己:“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她。”
她想要保持洁净,可是,哪里真洁净得了呢?社会的黑墨如此多,想寻一片洁净之地,可谓是难中之难,可以说,这世上根本没有一块真正洁净的地方。不但杀生食肉、婚嫁生育等行为不洁净,就连人的心也是不洁的,而那唯一的点滴净土,早已被菩萨所占据,所以自古佛家便劝诫人们要看破红尘,置之度外,领悟万境归空。她爱庄子,对权力、政治、俗世、名利皆没有兴趣,她甚不合群,唯一的朋友便是宝玉和黛玉,她就像是一个习惯了走边边的女孩一样,甘愿徘徊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充分享受着孤独。
按规矩来说,出家首先必须要“净除六根”,但可笑的是,她竟然带发修行,虽然人在空门,尘心却依旧未断,骨子里仍旧没有摆脱世俗人情。也许在妙玉的心里,她时刻准备着“还俗”,也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当做是出家人来看待。
她同黛玉一样,以各自的方式闯到了宝玉的生活当中,但是,暂且跳开宝玉同黛玉最后错过的结局,毕竟他们两个之间还有着一段“木石前盟”,可以供他们缠绵三生,回味良久。可是妙玉呢?她同宝玉之间相隔着的却是一道佛门与红尘的门槛,这门外门内的尴尬与无奈就像是一条楚河汉界,将他们牢牢地锁定在各自的一方,不可跨越雷池半步,所以她异常珍惜他们相处的每一个小片段,既要做到将自己的心事点到为止,又要滴水不漏地防备着外人的眼耳。“何曾”“未必”都尖锐地道出了妙玉的言行、举动、思想以及客观现实和主观愿望相互碰撞的无法调和的矛盾,她身上的性格悲剧是那么强烈。我们看见的是妙玉几近空白的归宿感带来的刻骨铭心的孤独,这是多么无奈的悲剧呢,但她却只能放任它上演。
她自称是“槛外人”,但实际上,她的一生都并没有能够迈出尘世的这道门槛。一边是作为佛门弟子必须要有的心如止水,一边是那如花美眷却只落得似水流年,虽然她展示出来的只有自己的“洁”“傲”,但是,她在夜深人静之时,想到自己那近乎绝望的爱情之时,又是一种怎样的感伤呢?如潮水还是如暗流?
“我想他一声两声,句句含愁恨。我看他人情道情,多是尘凡性。妙常,你一曲琴声,凄清风韵,怎教你断送青春?那更玉软香温,情儿意儿,哪些儿不动人?他独自理瑶琴,我独立苍苔冷,分明是西厢形境。”
《玉簪记》中的陈妙常最终迈入了那道门槛,追到了秋江,获得了尘世的幸福,而妙玉,却一直徘徊在那道门槛之外,她走不出也不敢走那一步。她的师傅在临终时候劝言:让她留在京城,说到时候自然会有她的结果。于是,她听了,也留在了京城,当然也等到了属于她的结果——被强人劫持受辱。这样的结果到底是因为妙玉师傅的预言失灵呢?还是因为妙玉本身并未修行到家?就这样,那块美玉,落在了泥垢之中,命运的车轮最终还是把她带到了那最不洁净的地方——流落风尘。
倘若,妙玉早就能够预见,知道自己无论走与不走都是一样的结局,要是她早知道无论自己怎样挣扎,到最后都是万劫不复的话,或许她就会狠狠心迈过那道门槛去了,因为,倘若得不到那结果,那么好好地享受那过程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