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关键时刻“掉链子”

生活中的心理学:找到幸福的自己 作者:郭韶明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而且掉得极有理由。比如,献血的时候,他突然生病了,于是自然躲过这一劫;比如,交作业的时候,突然电脑坏了,于是自然可以延期;还有,你发邮件告知他一件事,到了期限,他若无其事地告诉你,根本没收到邮件!

是找的理由还是真的理由,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人确实不少。

一位在金融公司工作的朋友,几年前准备考注册会计师,就早早买下一堆资料。你每次和她遇上,都少不了几句备战之词,很“有谱”的样子。可是临到考试,她突然发烧了,烧到进了医院,结果错过考试,你觉得真是场意外。这是第一年;第二年,她继续苦哈哈,要命的是,就在考试当天,她骑自行车时被车剐了,考试又泡汤了,你觉得她命太不好了;第三年,你都可以预期倒霉的她是不是又有事了,果不其然,她妈报病危,她当即飞回老家,老妈都这样了,哪儿还有心思考试!

是偶然吗?貌似。是必然吗?可能还真是。心理学上有一种“故意地自作自受”,说的就是这类行为。大意是说,当人们预期到自己可能失败时,往往会做出一系列导向失败的行为。比如,你觉得这次考试会失败,于是故意着凉生病;当一项糟糕的结果即将到来时,你故意让一些偶然事件发生;当你担心自己能否通过一项考验时,你可能会与朋友聚会而不是积极准备……

用意很简单,主要是为了在失败的时候,昭示大家:不是我能力缺乏,都是外界惹的祸。

很多人爱上了给自己设障碍:该写稿子了,其实不想写,于是想要是突然有别的事就有借口了;该出去见一个人,其实不想见,于是想要不然就装病吧;必须回家见老爸老妈了,其实不想见,于是千方百计找理由,比如路上被剐蹭了;还有,要去开会,可这会不想开,于是想最好来点什么突发事件吧……

很有意思的是,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事情很可能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搞到最后,你真的相信,是这些绊脚石阻碍了你的脚步。可事实上呢?你可能没发现,扔绊脚石的正是自己。这完全是一种“自我妨碍”──你害怕结果所以寻找理由;你期待理由实现,结果真的实现;你自认为躲过了最坏的那个结果,所以更相信那个理由。

一切都很符合逻辑,不是吗?每次都巧合得无懈可击。

不过,这种巧合的背后,究竟藏了多少东西是你不愿面对的?你的逃避究竟有没有价值?这件事真的就这样过去了吗?对你没有任何损失?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这种逃避不失为一种智慧的逃生。如果有否定,那么,不妨给逃避的结果一个最坏的预期──我还要重新面对,以更大的代价。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天天就巴望着临近考试的时候生场病,但不要是大病,刚刚够请假底线就行;临近兴趣班开课的时候来点意外,但不要伤害到自己,刚刚能不去就OK;开运动会的时候,脚要是扭伤就好了,就不用跑那该死的800米了……但这种偶然从来没降临过,我也没有勇气冒然去制造,生怕一招儿不慎,落下了大患。如今,早就没有了这种期盼。一件事,你这次没做,总有一天会以更大的成本找到你。

考试,躲过了这次,还有下次,其实考完了下次,你根本不觉得这次有什么可逃的;作业,意外之后依然要拾起笔,在别人都已经不再考虑此事的时候,你又将战线拉长了;工作,如果总是出岔子,不管什么原因,你是不是离出局也不远了?你丢掉的不只是这次,还有下次、下下次,以及最关键的——别人对你失败的预期。

你竭力维护那份自尊,你觉得只有你自己知道真相,你宁愿撒谎也不愿面对现实。你忽视了,谁都不是傻瓜,当你被看透的时候,这种借口对维护自尊一点好处都没有。

一位旧交,就是“失败得超级有理由”的典型。

比如追一个女孩,俩人明显地不匹配,从开追那天起,就可以看到结果,他呢,努力了一年,却对这个未果事件总结道,“早就知道这女孩不值得追”。

一桩事,大家都认为不可能,他却毫不犹豫扛到了肩上,“这有什么”!结果自然没成。他却很惋惜,“那天偏巧迟到了几分钟,要是不吃那顿早点,这事就成了”!

还有炒股票,明知道自己对此一窍不通,还很高调,今天觉得这个是优质股,明天就大肆宣扬跟着他买准没错儿。结果亏了,他开始捶胸顿足:“就是手贱,那天要是不回公司就没这回事儿了!”

就像披了一件皇帝的新衣,招摇过市,其实身边人早已心知肚明。

所以,当你发现身边人的借口总是如同及时雨一样从天而降的时候,千万别羡慕;当你觉得自己的借口编织得完美无缺的时候,也千万别侥幸。真正的麻烦,在后头。

关节点:自我妨碍策略

当人们预期到自己可能失败时,往往会做出一系列导向失败的行为。

你害怕结果,所以寻找理由;你期待理由实现,结果真的实现;你自认为躲过了最坏的那个结果,所以更相信那个理由。

你丢掉的不只是这次,还有下次、下下次,以及最关键的——别人对你失败的预期。

当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他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