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指斥孔子(1)

庄子这个人 作者:邓联合


我在前边已经提过,除了尧、舜、禹,在所有形象高大的圣贤帝王中,庄子最喜欢变着法儿拿孔子“开涮”。这桩难解的思想公案,尤其使儒家的后世信徒们感到如鲠在喉,不爽得很!甚至我在读《庄子》时,偶尔都会觉得书中孔老夫子被“涮”得有些可怜,庄子怎么就不能姑且放仲尼同志一马呢!连不太喜欢儒家的我都这样想,更不用说那些奉孔子为至圣先师的后世徒孙们心里是啥滋味了。

庄子是怎样“死掐”孔子的?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有座老房子着火了,有人提着水,或拿着扑火用的工具,冲上去就要去救火。这时候,庄子会怎么做?

首先,我想他不太可能会直接去救火,至于为什么,且容后文分解。

接下来,庄子会怀疑那个人忙着救火的动机:这家伙到底要干什么?是真想帮人家灭火,纯属“见义勇为”吗?还是想借此博得一个“见义勇为”的美名,进而得到一大笔奖赏?甚至他原本就是想趁火打劫,趁乱捞一把?

再接下来,根据那个人救火的不同动机,可能会有三种情况发生:

(1)对于铁了心“见义勇为”的人,庄子会告诉他:赶快停下来别救了!因为,这老房子都烧成这样儿了,眼见着就要倒,你再怎么扑救,终归也是徒劳无功,不仅白忙活,弄不好还会把自己搭进去,丢掉小命儿,不值得!再说了,你那套救火的办法不过是瞎扑腾,只会使大火越烧越旺,你越救,房子倒得越快。

(2)如果冲上前去的,是想借救火来博得“见义勇为”美名的人,庄子会径直戳穿他的原形:你这个表面高尚、内里自私的“假英雄”,你跟那些赤裸裸的功名利禄之徒有什么区别!

(3)对于那些心存不轨、趁火打劫的暴徒,庄子则会高声痛骂:房子都快烧倒了,你们这些强盗还不罢手!更可恨可恶的是,你们抢东西,竟然还要打着帮人家救火的旗号,真是假仁假义!更何况,若是追究起来,火本来就是你们这帮王八蛋放的!

在当时天下大乱的社会背景下,庄子对孔子的批评,正是围绕上述三种情形展开的。

第一,当孔子被认为是真诚的“救火者”时,庄子会批评他的主张不切实际,于事无补,并进而建议他放弃努力。

《庄子》书中的一则故事说,孔子正准备去楚国应聘做官,该国一个名叫“接舆”的狂人,来到孔子门前唱了段小曲儿,其中有几句唱词是:“天下有道时,圣人可以建功立业;天下无道时,圣人能保住自己的小命儿就已经不错了;而当今之世,人们最大的奢望则是免遭不测的祸害。眼下,比整个大地还要沉重的祸害即将降临,有人不仅不避开,反而还要跑到国君面前推销仁义,这不是自己画个圈,然后自个儿在里面跑吗?危险啊危险啊!算了吧算了吧!”

庄子此处的意思是说,孔子所宣扬的仁义根本不能挽救天下的乱局,因为各国君主都在忙着东征西杀、攻城略地,没有谁有闲心采纳孔子那套好听但不中用的政治主张。并且,在乱世中为君主效力,本来已经是极其危险的营生,所谓“伴君如伴虎”,孔子却不明就里,唱着仁义的高调投身其中,“知其不可而为之”,甚至还要“杀身以成仁”,这不是自投罗网、自寻死路吗?指不定哪天就会有不虞之祸落在你头上。话说回来了,即使你孔子以身殉道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天下还不是照样乱下去?所以赶快就此打住吧!

在这类批评中,孔子基本上被定位为一个执着于仁义,一门心思想把大火扑灭的见义勇为者,是个“大好人”。相应地,此时庄子对他的批评还是比较宽厚温和的,内中带有同情怜悯的色彩,可谓“温柔一刀”。甚至,类似于狂人“接舆”对孔子所说的那些话,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善意的劝告、提醒,而不属于严厉的批评,其目的在于劝告孔子知险而退,知其不可能而罢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