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篇文章把刚进入社会不久的新人,比喻成一只刚刚孵化、开始学习飞翔的小鸟。此时的“小鸟面对广阔的天地,机会无穷,无限的空间任其展翅。但是小鸟也要明确自己到底要如何成长。此时,小鸟的优势,就是还没有被环境、习惯、条件所局限或制约,因此各种新奇的尝试与可能,都在双翼之下。你可以选择成为家鸟,驻足于别人屋檐下;你也可以选择成为林鸟,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你还可以选择成为候鸟,随季节的变化而周游各地。但是,也要小心:太多新奇的选择,会让你眼花缭乱。或者,你选择成为一种与你的体力与本质都不适合的鸟。或者,你不停地变换自己生存的方式,最后忘了自己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2)把“愿景”看个透
愿景这个词源于英文“Vision”,后来有人将之翻译成愿景。愿景的概念并不神秘。对个人来说,愿,就是心愿,景,就是景象,合起来就是个人在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愿景必须是共同的,共同的愿景就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
个人愿景必须是发自个人内心的,真正最关心的,一生最热切渴望达成的事情。它是一个特定的结果,一种期望的未来或意向。当你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目标献上无限心力的时候,它就是一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这是一个可预见的未来美景,这个美景给人做一件事情的动力。
具体来说,愿景具备以下四大精髓:
第一,知道自己是什么,要成为什么,由什么来引导行进。
只有诚实地回答了这三个“什么”,你的职业生涯才能真正有所成就。挑战成功第一步就是去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事实表明,一旦你发现了自己最珍视的是什么,自然就会精神倍增。你甚至等不及每天早晨的日出。知道要成为什么,就有紧迫感,一种等不及的神圣感觉。另外,愿景还为未来的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引导你在达到阶段性的目标后,再设立新目标。假如没有愿景,一旦眼前的目标达成了,一切也随之结束。
第二,你想成为什么,所以你能成为什么。
对于愿景,有相关人士给予精辟的论述:“愿景的哲学意义建立在‘你想成为什么,所以你能成为什么’,而不是‘你能成为什么,所以你想成为什么’!愿景哲学的智慧给予管理者激发下属无限潜能的力量,去实现其人生哲学与管理哲学的终极发挥。这就是愿景管理的根本原则。一名成功的管理者的管理艺术,若仅仅靠悬在下属眼前的胡萝卜和大棒,那他也只能带着他的下属去获得更大的胡萝卜,但胡萝卜就是胡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