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四章 修之于乡与“灯下黑”(1)

道德经智慧日用贯通 作者:冯海涛


 

注解

善建(建,立,犹言立志、立业)者不拔(拔,倾也,犹退缩,革除。皆出乎道也,无人可拔),善抱(抱,持,守。犹言执行、保任)者不脱(脱,失,夺,犹言夺取。皆不离乎道也,无人可使之稍减),子孙以祭祀(此处犹传承也)不辍(辍,中途停止,废止,犹言半途而废。皆以道长存也)。修(此言善建、善抱、善承之事)之于身(绝学无忧,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体道进德,谓之修身),其德乃真(此处点出千古修身奥秘,唯一真字,真即不伪,不做作,活泼泼地。圣人见地略同,如孔子言诚,佛陀言人);修之于家(家人不济,俗语云灯下黑。古来英雄豪杰之士,多死于此),其德乃余(余,饶也,残也,剩也。修身独善,修家兼济,此谓诗书传家宝,非书籍,乃是以诗书修身之家);修之于乡(一家之外,乡遂之内,谓之乡。即如今之乡镇、社区),其德乃长(长,盛也。德化一域,犹今之组织);修之于邦(即如今之省市),其德乃丰(丰,茂也,盛也。如曾文正公之于湖南);修之于天下(即如今之中国乃至世界,此处划分不在圣人,乃在行人),其德乃普(普,日无色也,犹言德昭日月之意。犹孔圣人之于中国)。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此处层层展开,视线由近及远,此世人了知万物万象之次第、圣人观天下之心法。学人可读《大学》,儒家或有节略,由家乃至国,此古代社会之弊病根源,治国者之民生经验多来自书籍及摸索。如今之基层经验,乡也)。吾何以知天下然哉(圣人以一身知天下,此不出户、不窥牖之奥妙所在)?以此(道也。道乃万物之所由,万物莫不尊道贵德,观天下兴亡,乃至一隅、一家、一人之吉凶祸福,尽在此处,一人身心,无须占卜,是以知之)。

译文

善于建立的不可能拔除,善于抱持的不会脱落,子孙能够遵行这个道理,世世代代的祭祀不会断绝。

把这个道理贯彻到个人,他的德会是真实的;贯彻到家庭,他的德可以有余;贯彻到一乡,他的德就会受到尊崇;贯彻到一国,他的德就会丰盛;贯彻到天下,他的德就会普及。

所以,从个人观照个人;从家庭观照家庭;从乡观照乡;从天下观照天下。

我怎么会知道天下的情况呢?就是用这种方法。

解读

何谓善建、善抱者?何谓祭祀不辍?玄德之谓也。唯玄德圆满之人,方有此等威德。然玄德何以致之?乃是由己及物也。故身而家、家而乡、乡而邦、邦而天下,其德次第圆满,遂成于道。然何以知此?一观而已。知我事即知人事,知我家即知人家,知我乡即知人乡,知我邦即知人邦,知我之天下即知天下人之天下。老子圣义在于知我而已,然凡夫皆自幼以知人为务,此颠倒妄想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圣义开演大道,妙观次第展开,由身而致天下,天下与身同观;奈何多有人以孔子及西方之人为要,由身而家一跃为天下,其间断灭处,致天下纷扰。君不见古来盛世皆尊老子乎?老子圣义在于先于小处着手,自己满意,家人满意,亲友满意,朋友满意,乡人满意,临乡全县乃至省,乃至全国天下人皆得我之玄德沐浴,圣人也。然多有凡夫,自家人、身边人不顾,妄作慈善,博得声名,此速死之道,非道也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