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五章 稽式的力量(1)

道德经智慧日用贯通 作者:冯海涛


 

注解

古之善为道者(此处言圣人、有道者,古字乃盖棺论定之意;或言三代以下无圣人,非也),非以明(古云多见巧诈,非也。此处谓以道开启民智,道乃民之本来,何必开启,实在是头上安头,非是不发展科技及知识,譬如教人做人,实在假人)民,将以愚(愚,戆也,敦厚朴实之谓。荀子云非是是非谓之愚,王弼云守其真顺自然,深得滋味)之(此处为古来统治者误用,多有解作老子愚民政策,大谬矣。以道与民同乐,道本朴,人本愚,以我道明汝生,百弊丛生)。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民何以智多?实在统治者以道自居,胡乱施威,民不聊生,只好拥智以对,谓之智多。古云智乃智巧机诈,非也;只见民智不见治者之智,智谓聪明才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乱国者即自以为聪明精英、以天下为欲望之游戏者。以智御人,人以智应,上下交相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福国者即由民自生、镇之以朴者。我以德成就人,人以德相报,上下德交归)。知此两者(明愚二事)亦稽式(稽,治也;稽式犹今言治理模式。一者以大道治民,令民自生、与道合同,过上上德生活,其标志是法令安然;一者以己之道治民,令民从我、不得自得,穷于应付,其标志是法令纷乱,民不知说从)。常知稽式(不过两种模式,一者循己,一者顺人),是谓玄德(去彼取此,不有、不恃、不宰、弗居,是谓玄德)。玄德深矣(深不可测,世人机浅,不过一己之欲,玄德机深,天地万物皆在我心,德布万物),远矣(远不可识,世人机近,只顾眼前,不知道尊德贵,玄德机远,唯道是从),与物反矣(反之义,一曰相反,万物益己,玄德益人;二曰返复,与万物返归根本,复归于朴,皆通。此处言玄德之用,与万物并作而反,不为己作,复归道妙),然后(深远谓之态,与物反谓之行,如此可以大顺)乃至大顺(大顺,自然。此处言万物玄德,诸作合乎自然。福乃百顺之名,智者以智求顺,难逃其数;德者以道求成,自然大顺。古云心机不起,祸患不至,此之谓也)。

译文

从前善于行道的人,不是用道来教人民聪明,而是使人民淳朴。

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智巧太多。所以用智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祸;不用智巧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

认识这两种方式,就是知道了治国的法则。常守住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深奥啊,悠远啊,与万物一起回归啊,然后才能达到最大的和顺。

解读

智者,非是智慧之谓,乃是机巧、心机类似语也。然人因何需要心机算计不已,皆因好得,贪图名利欲色而已。世人不知此者皆是伤害自身之物,苦求以得,得后丧身。不如抱一守中,体道合德,养生蕴物。何况有行必有效,若世人皆以智巧贪得为荣,乱矣,人之不幸矣。稽式,犹模式也。知常曰明。明此稽式,无贪无念,休养生息,长生久视,玄德而已。

玄德之行,恰与世人常行不同。故云:与物反矣。大顺,顺道也。顺道而行,与道偕行,其福可知,其运可知,其命可知,天下之事不过指掌之间,何必费思量?!然何以达此一大境界?曰: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圣人不过愚人也哉,以己之利,普之天下,非圣人莫能为。奈何小智之人谓老子愚民政策,更有甚者以此行之,可笑可叹!人之愚,可以自保,可以得道,可以养德,可以长生,可以福慧双得,尚有他物可易乎?然愚之意,非傻也,非愚痴也,乃是愚于物流,明于大道也。此一明,彼一愚,凡圣立辩。其谁知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