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不好意思地说:“是吗?赵爷爷只试用了我三天,就定下了。”
客人:“这倒是有些怪!不过你既然遇到位好老板,留在了好地方,可真要好好跟他学一番。一个不懂茶的人,很难领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别浪费在这的时光。很多人不是找不到高薪的工作,而是为了跟赵老学茶文化才到这小地方来做事。别想着自己年轻,就觉得做个小服务员就行,人生的路长得很啊!”
康桥琢磨着客人的话,心想:这位客人看起来年轻儒雅,怎么讲话老气横秋?也不了解我的情况,就这样直言教训我。不过呢,他讲的话听起来倒都很有道理,只是他永远都想不到我有颗玛尼石呢!
康桥应允着:“先生知识还挺丰富的嘛!”
客人:“我只不过太爱茶罢了。如果你真的漫游其中,渐渐地就会发现这里面的乐趣。”
康桥思索着说:“随着茶香漫游在书林里,香漫林!噢,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客人听到康桥的低语,眼前一亮,说:“呵呵,看来赵老还是没老糊涂嘛!”
两人顿时会心一笑,同有所感地拉近了距离。屋外的雨继续滴落,一个最近肠胃不适睡不着觉的人;一个白天要上课,晚上必须得来这挣点工钱的人。在雨声、风声的陪伴下,在这空荡荡的店里开怀畅谈起来。
客人端起桌上的紫砂杯轻嗅,轻轻说:“岩骨花香,如空谷佳人,芬芳自赏!”
看着康桥不解的神情,客人笑道:“这茶生于武夷山峭崖悬壁之间,蕴岩谷花香,山川精秀而熟,你仔细闻闻,是否能体味到自然纯粹的岩香?”
康桥小心翼翼地吸了吸,然后遗憾地说:“嘿嘿,我还是闻不出来。不过我能体会你的意思,我觉得你把它形容得特别雅致。嗯,但是,我最初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脑袋里浮现的却是京剧里厚重的红衣老生印象。”
客人:“你不知道它为何叫大红袍吗?”
康桥摇摇头等待着客人的答案。
客人:“古时候有位穷秀才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恰好遇到天心寺老方丈下山化缘,便把他抬回寺中。方丈见他体瘦腹胀,就将九龙窠采制的茶叶用沸水冲泡后给他喝,几天后秀才竟基本康复了。秀才离别时对着天心寺暗暗发誓:方丈不图回报,见义相救,若今科得中,定重返谢恩。不久秀才果然高中状元,他禀明皇上这段恩德后,蒙皇帝恩准直奔武夷山天心寺报恩。这位方丈道德高尚,无心于名誉封赏,于是将功德都推到当时那几碗药源――九龙窠的茶叶上。状元深信此茶能治病,想带些回京上贡皇帝,此时正值春茶开采季节,老方丈帮助状元了却心愿,带领大小和尚采茶制茶,并用锡罐装好茶叶由状元带回京师。状元派人把天心寺庙整修一新后启程回京,谁知回到朝中,遇上皇后得病,百医无效,状元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从此以后就得了大红袍这个名字。
康桥:“原来是这样一个来历。我们当地有种说法,大自然和人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一个地方的人心地纯善,那块土地上生长的花花草草就特别有灵性。那位老和尚心肠好,这皇上的红袍真应该是赐给他的。但他一定不是个沽名钓誉的人,所以就把功劳都归给了天生天养的茶树。所以这大红袍只是人们给它套用的名号,想想茶叶与衣服怎么会有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