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秘密10: 买到“踩雷”基金怎么办(1)

明明白白买基金:透析基金背后的30个秘密 作者:吴敏


*买基金赔钱了是否应“捂着”?

*国内基金“踩雷”有几种情况 

*基金踩地雷,如何自救?

基金踩到地雷,投资者为何都在“捂”

基金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已超过10年,而在2008年之前,大多数投资者买了基金,只要持有的时间够长,总没有亏本的。也就是说,很少有基金价格长期低于面值的。

但是, 2007年推出的QDII就让投资者明白了一点:基金价格有可能低于面值。1元面值的基金,最多跌到只剩3毛钱。在2008年,又有一些投资国内市场的基金净值跌到了5毛钱左右,这在之前的市场中是绝没有见过的。

有很多基金投资者也是A股的散户投资者,A股投资里面有一个招数,叫“捂”,早年间,股票的“壳”是有很大价值的,股票再跌,投资者也认为能有解套的一天。

现在,他们把这种招数运用到了基金上。从基金规模看,2007年首批成立的4只权益类QDII,虽然净值大跌,但份额规模却在长时间内保持了相对稳定,这说明,抛掉基金份额的投资者很少,多数人选择了继续持有(见表2-4)。

表2-4季报显示的首批4只权益类QDII净值与份额规模(2007Q4~2009Q2)

华夏南方嘉实上投时间期末净值/元份额/亿份期末净值/元份额/亿份期末净值/元份额/亿份期末净值/元份额/亿份 2007Q4 2008Q1 290 294 2008Q2 280 2008Q3 2008Q4 283 2009Q1 2009Q2

以华夏全球精选和上投摩根亚太优势为例,QDII份额与净值的变化曲线如图2-1、2-2所示。

图2-2上投摩根亚太优势QDII份额与净值的变化曲线

在2008年基金的大跌也显示出了这样的特点,基金净值降得很快,基金份额却相对稳定,投资者相当“捧场”,大多数人都在“捂”着基金不放手。

有一次,笔者和一位从中国台湾过来的做QDII的基金高管聊天,他就感叹,大陆的QDII跌到3毛都没事,要是在欧美,基金价格腰斩之后,这个基金恐怕就再也难回到面值了。为什么呢?因为基金净值腰斩之后,投资人会陆陆续续地撤走,基金也只有等待清盘的份儿,哪里还有机会来翻盘。

在大陆,倒是不担心清盘这一点。不过,假设一只基金跌到了3毛钱,再回到面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面值跌到3毛,不过是跌了70%,而从3毛上涨到面值,却需要涨233%。大家常说,跌得快,涨得慢,也就是这个道理。

除了“捂”,还有什么办法呢

当一只基金遭遇大幅亏损的时候,投资者该怎么办呢?捂着?大概是行不通的。比如QDII,2007年发行的4只权益类QDII,过了两年后,到了2009年10月,仍然没有回到面值,其中表现最好的才不到8毛钱,最差的还不到6毛钱。

2007年下半年发行的面向我国大陆市场的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也有类似的遭遇。

究其原因,有些是因为系统性风险,也有一部分基金,可能是因为基金公司的操作水平确实比较差,所以其表现远逊于同业平均水平。遇到这种情况,投资者除了抱怨一下,还有什么办法可想呢?跑到银行去问,基金销售人员会跟你说:那就拿着吧,过些时候就涨回去了。这话大抵不可全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