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家、艺术家传记来看,有一些人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并不好,有的还是劣等生,有的甚至被称为笨蛋。著名植物学家林奈、生物学家达尔文、哲学家黑格尔等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都不佳。还有大文学家巴尔扎克、大仲马、著名戏剧家易卜生在学校里都是劣等生。
许多名人在学校里学习成绩都不好,自然不是由于智力差,而大多是因为他们对某一专业或某一活动的爱好达到了着迷的程度。例如林奈学习成绩不好,却非常爱好植物研究。拜伦、雪莱、歌德等在大学读书时热衷于作诗,无心学习功课。蒸汽机发明家瓦特在上课时总是思考其他问题,终日沉思,学习成绩不好。哲学家休谟从小就喜欢思考问题,因此常常显出发呆的样子,连他母亲都认为他脑袋迟钝。
我在这里郑重说明,上面列举的那些著名科学家、艺术家等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并不好,后来却成为了名人,在科学上、艺术上对人类做出了贡献,我绝不是提倡同学们在学校可以学习成绩不好,将来就可以成为名人。我想说的是,就同学们的实际学习成绩来看,可不能轻易地把学习成绩不好归结为脑袋笨、智力差。
据我的研究,弱智的同学学习成绩差与智力发展水平低有密切关系。实事求是地说弱智是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既然自己弱智反正学习成绩不会好,就放松了努力。不努力也同样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据我对北京市3万多名中学生的调查研究,智力发展水平一般的同学(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智力发展水平一般),他们的学习成绩好坏主要不是智力因素决定的,而主要是由非智力因素与心理健康因素决定的。
因此我认为,目前中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潜在因素很大。我们现在很多家长、老师和同学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费尽了心思,但成效并不大。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我的《青年心理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青年心理学,其印数达到85万册,是有史以来我国心理学著作发行量之冠。我在那本书里对我国的教育情况有这样的概括:“在我国的学校存在着满堂灌、题海战术、频繁考试、单纯追求分数、单纯追求升学率的情况。”
20多年过去了,我国学校的这种情况并没发生多大变化,满堂灌、题海战术、频繁考试对学习成绩的提高并没帮多大的忙。
我的思路是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心理健康因素,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有所提高。
从我国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现在该是重视非智力因素与心理健康因素在学生学习成绩中的作用的时候了。
我的指导思想是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这个想法是否正确、是否可行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的。我在北京市某中学的实验研究证明,我的思路是可行的,并且简便,已取得初步的成效。这个研究是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进行的。
智力与知识是有区别的,我们不能把智力归结为知识本身,智力的形成与发展要比知识的掌握慢一些。我们可以在一个月、两个月内使学生掌握很多的历史知识、地理知识、语文知识,但我们不可能在一个月、两个月内使学生的智力获得很快的发展。
知识的掌握是无限的,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现在很多六七十岁甚至80岁的老年人还在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的知识。而一般说来,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智力已有所衰退,一般认为智力发展到20多岁已到了人生智力发展的高峰,而人的知识的掌握是无限的。
我们在讨论到智力与知识的区别的同时,也要看到智力与知识的密切关系。
学生的智力是在社会实践、教育与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的掌握发展起来的。没有掌握知识的活动,学生的智力就无从表现,也无从发展。掌握知识的速度和难易又依赖智力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