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可以当老师吗?
这不是一个理论性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谁都可以当学生吗?
答案应该是自明的。
学生与老师放在一起,就一定会有教学的情境发生吗?
有没有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向谁学呀?
一般都认为,应该是学生向老师学。有些人却说,好老师应该是会向学生学,把学生当老师的人。
我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
老师如果一天到晚只是想要教人,学生如何可能向老师学到学习最基本的态度呢?
记得女儿小时候,第一天从幼儿园回来,我们正要拿筷子吃晚餐时,她突然很严肃地说:“把筷子放下!坐好!跟着我说:‘老师请用,小朋友请用,大家都请慢慢用,开动!’”
她的许多言行,都是她老师的样子。她学得最多的是老师教她时的神态、口气、语词的形式与举止。她简直可以算是一个小号的幼儿园老师。
我的初中老师郭威曾经说:“教学生最怕的是把学生教得太像自己。”
当时我不明白,后来,我有一个同学,英文非常好,是吴炳钟老师的学生。他说的笑话,许多是吴老师说过的,连说话的嘴型、举手投足的样态,甚至讲笑话时等待的点与时间的掌握,都和吴老师一模一样。
看到他,我老想到郭威老师的那句话。
可是,当时我还是不能明白那句话的真义。直到有一天,无意间我听到自己亲近的学生在演讲,他的样子简直像是我自己在照镜子,很多语言就像是我自己吐出去的口水一般。这时,我才想到,牛津大学教授R. M. Hare 曾经在《一所哲学家的学校》这一篇文章里表示过:在校园里,他最怕听到自己的学生在引述自己的说法或言语。因为,多半的时候,学生们的理解和自己原先的表达,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啊!换句话说,他们所引述的言语或语句,跟自己原先说的完全一样,但是,语气却是非常的不一样,因此,所带出来的意义,便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知道,学习最主要的是要能够变化气质。
当一个老师把自己的学生,教到失去自我,把老师当印模往自己身上猛盖的时候,那真是不如无师了!
教育史上,不断地有学生要找好老师、不断地有老师要找好学生的案例。
我们不是听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的话吗?好老师不可能对任何学生都好,好学生也不是对任何好老师都衷心学习,其中所含藏的道理,比起“因材施教”这四个字所表达的,要来得更深而且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