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在今天,我们只能取得1%的幸福,也不必奢望从明日获得99%的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没有这1%的注入,就不可能产生99%的结果。
幸福不在明天,也不在昨天
在撒哈拉大沙漠中,有一种土灰色的沙鼠。每当旱季到来之时,这种沙鼠都要屯积大量的草根,以准备度过这个艰难的日子。因此,在整个旱季到来之前,沙鼠都会忙得不可开交,在自家的洞口前进进出出,满嘴都是草根。从早起一直到夜晚,辛苦的程度让人惊叹。
而实际情况是,沙鼠根本用不着这样劳累,一只沙鼠在旱季只能吃掉两公斤草根,而它非要运回十公斤才能踏实。大部分草根最后都腐烂了,沙鼠还要将腐烂的草根一一清理出洞。
从沙鼠身上似乎能找到我们的影子――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常为所谓的“明天”、“后天”深感不安,为那些还没有到来,或永远也不会到来的事物焦急忙碌。
我们当下都是有吃有穿,不愁什么的,也没有任何事情能在当下威胁我们的安全。但我们总觉得不踏实、不安全,想要为将来囤积更多。我们总在为将来的所需和将来会如何而发愁。
其实,就如屠格涅夫所说:幸福不在明天,也不在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在现在。把握当下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无限的憧憬明天,幸福永远也靠近不了我们――在我们一门心思准备迎接将来某一天到来的时候,往往会忘记、忽视眼前的一切。逻辑学告诉我们,未来永远不会到来;我们也够不到未来,无法将它拉到面前。对未来的担忧只是我们的想像,谁也不知道未来真正会发生什么。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年轻时,我们常习惯说:“等到……的时候”,对未来抱着无限的幻想;到了老年,就变成说:“过去……的时候”,对过去无限怀念。然而无论是未来将怎么样,或者过去曾经怎么样,结果都是一样――我们因为没有关注当下而错失了最真实的现在。不珍惜当下,只会错失当下,只会把每一个经历着的现在变成留有遗憾的昨天。
我身边有个朋友,在外人看来,他已经很不错了,是个部门经理,月收入中等偏上,在五环外买了一套房,可以随心所欲地打车上下班。但,却常听到他在抱怨自己不够富有,觉得自己的职务低被埋没了、收入少和同学们相比混得太差、房子不在市区内等等,总之,对当下所有的都不满足,因此,常常不开心,在酒精中寻找快乐。后来,有一次机会,他喝酒时认识的朋友介绍一笔买卖,说能够让他大赚一笔。但,谁料其中却是一个局,他成了一起刑事案件的主犯。职位丢了不说,还卖了房子作为赔金,并面临5年的牢狱之灾。
我们总是在渺茫的期盼中寻找关于未来的幸福,其实,这是错误的见解。试问,谁可以担保,一旦脱离了现有的位置,就可以得到幸福;谁可以担保,今天不笑的人,明天就一定还能笑得出来 人生只有一次,假如幸福呈现在眼前时,我们不去好好面对它,那就将错过它。
享有我们现在所有的安乐、幸福,不要梦想着明年不可期的富贵生活;享受我们今天简洁舒适的衣服,不要妄想明年不可期的锦华狐裘。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刻,比不切实际的计划和妄想更适用于我们的生活。
因为,世界和环境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不留神又是新天地,我们等不来和想像中一样的未来。而对生活充满幻想只会造就一个极端的自我:我们终日为过去和将来忧心忡忡,我们超负荷的想要提升自己,我们成天患得患失,我们总不能清醒的认识当下,结果――身体疲惫不堪,也丧失了当下的各种乐趣……
十七世纪法国科学家兼思想家巴斯葛,他在《沉思者》一文中有一段话:“我们向来不曾把握现在;不是沉湎于过去,就是殷盼着未来;不是拼命设法抓住已经如风的往事,就是觉得时光的脚步太慢,拼命设法使未来早点到临。我们实在太傻;竟然留连于并不属于我们的时光,而忽视唯一真正属于我们的此刻。”
是的,过去曾经美好,可是那已经过去了,而未来则根本还未来临。过去与未来并不存在,它们只是“曾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状态,唯一存在的是现在。为什么不在现在多把握一些幸福
在《圣经》中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以色列民族在出征埃及的最后途中,天上降下大饼,许多人舍不得当日吃尽,藏了一夜,到了第二天,却全部霉坏而不能下口。
幸福就如大饼,应当当日、当时享有,才不会变味。
过去是记忆,未来是想像,真正的、真实的快乐是现在。不必让未来很幸福,让当下很幸福,就足够。“活在当下”是最愉快,最安稳,最科学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