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一种快乐叫知足

幸福在当下 作者:黎丹正


不能成为第一,就坦然充当第二;不能拥有伟大,就甘愿静守平庸,用轻松的人生规则主宰自己的快乐又有何不可呢?

适可而止最高明

最近读了刘禹锡的一篇杂文《鉴药》,我让颇有感触。《鉴药》一文以作者一次吃药治病的经过,说明用药必须剂量适中。若超过了一定的份量,便会适得其反。不但不能治好病,还会使病情恶化。从而告诫人们,处理事情必须掌握分寸,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如果超过了适当的分寸,事情就会发生变化,好事可能也会变成坏事。

如喜欢吃的吃得太多,腻了;喜欢听的听得太多,闷了;喜欢看的看得太多,厌了;喜欢做的做得太多,烦了;喜欢要的要太多了,倦了。

就像一只饥饿的小老鼠,它遇到了一只盛满大米的米缸,看着白花花的大米,小老鼠兴奋不已,每天跳进跳出,想吃就吃。但是缸里的米一天天地减少,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一天天地拉大。当小老鼠能力所及的跳高高度低于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时,小老鼠没有摆脱米的诱惑,仍与往常一样跳入缸中享受米的滋味,但就这一跳,从此小老鼠再也跳不到缸外了。当缸中的米吃完后不久,老鼠便困死于缸中。 

怎样才能做到适可而止呢?适可而止,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度,让一切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

就拿“洁癖”来说,就是讲卫生过了头。讲卫生是生活中良好的卫生习惯,只是有的人不知道适可而止,比如每天下班回家都要把里里外外的衣服换下来,还要放在消毒液中浸泡清洗;担心放在办公室的杯子会成为传染源,于是就频繁更换杯子;即使只有自己或家人乘坐的私家车,每天也要用消毒液擦个遍……医学专家认为,过分的消毒卫生措施是没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给人们在时间、精力上带来很大负担。

在对待财富上,也应该持有适可而止的态度。俗话说,贪心图发财,短命多祸灾。不懂得适可而止,终究是要吃大亏的。

有一个人穷困潦倒得连床也买不起,家徒四壁,只有一张长凳,他每天晚上就在长凳上睡觉。他向佛祖祈祷能给他一个发财的机会,佛祖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个装钱的口袋,说:“这个袋子里有一个金币,当你把它拿出来以后,里面又会有一个金币,但是只有当你把这个钱袋归还给我后才能使用这些钱。”

那个穷人就不断地往外拿金币,整整一个晚上没有合眼,地上到处都是金币,他这一辈子就是什么也不做,这些钱也足够他花了。每次当他决心归还那个钱袋的时候,都舍不得。于是他就不吃不喝地一直往外拿着金币,直到屋子里全堆满了金币。

可是他还是对自己说:“我不能归还钱袋,钱还在源源不断地出,还应该多一些钱才好!”到最后,结局可想而知,他虚弱得没有了一丝力气,终于死在了钱袋的旁边,屋子里装的都是金币。

人心不足蛇吞象,学会适可而止,做事不要贪得无厌,否则无尽的贪欲最终会毁掉自己。要知道,贪欲跟烦恼和失败是成正比的。

财富就像海水,越喝得多,就越感到渴。欲望的永不满足不停地诱惑着我们追求物欲的最高享受,然而过度地追名逐利往往会使我们迷失生活的方向。凡事适可而止,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股市炒股中,掌握行情变化,适可而止地将手持股票抛进抛出,才会获得较好的回报;在商场谈判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可而止,也会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增强谈判的成功率;在朋友交往、待人接物中,做到适可而止,可以维持和增进朋友间的友谊,等等。

适可而止就是要选择在最为合适最为有利的时机,立即停止所做的事情,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注意分寸和火候,做到“胸中有数”,才能成为生活的高手。

为人处事,贵在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