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应该要确认孩子是否能够好好地爱惜自己,也就是孩子是否拥有“自爱”、“自尊”或“自我肯定”等特质。有这种特质的孩子,才会认为“我其实还蛮行的嘛”或是“我很喜欢自己”。要培养孩子拥有这种能力,就必须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使孩子产生“自己是非常有价值的人”的感觉。
如此一来,父母才有办法提高孩子的自爱、自尊与自我肯定感,并让孩子懂得理解他人的痛苦、懂得与他人共享喜悦、懂得与他人彼此理解,以及产生与他人互相帮助的意愿。听到别人说“人应该要站在他人的立场来思考事物”时,一般人或许会觉得这种说法太过“假道学”,但事实上,这原本就是存在于人类内心深处的本能,也是人们的心理需求。
这种心理需求让人可以适度忽略“过度竞争、排挤他人以显示自己伟大”的意识,这也是人们之所以有办法一路互相扶持地生存下来的原因。现代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拥有这种美好的能力才对,因为父母关键的一句话,不但能帮孩子打气、治疗孩子扭曲的心灵,有时也能帮助孩子发愤图强。唯有通过亲子间的对话,才能教导孩子学会在现实社会里如何与人沟通。只要通过对话,培养出亲子之间的健全关系,就能利用这种健全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们与他人也建立正常而良好的互动。
别再埋怨孩子都不跟你说话了!只要你愿意多下点功夫,相信孩子一定会愿意跟你聊天的,而亲子之间若能展开更多交流,父母就能帮助孩子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