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小衮将老洪背到一处浅洼地,把老洪平躺在坑中,砍了些树枝覆在上面,又培了些土,算是安葬了老洪。一切收拾妥当,东方的天空已微微泛白了。多小衮折腾了一夜,非常疲惫,又不知该往哪里去,便靠在老洪坟边的一棵大树上,睡了过去。
不知睡了多久,一阵急促的犬吠声把多小衮惊醒。他睁眼一看,天已大亮了。
犬吠声愈发清晰尖厉,还隐隐伴有人喊马嘶之声。多小衮觉得不对劲儿,起身蹬上一个土坡,向声音处张望。只见一队清军从军马场方向奔来。这些清兵军服齐整,个头都特别高大,且行动迅捷,绝不像军马场那些老弱护军。他们每人手中都持一把长长的弯刀,那弯刀十分怪异,与寻常清军马步官兵所配的腰刀都不一样。在人马前面,十几条大狗尖叫着狂奔,像是引路先锋。
眼前的场面让多小衮猛然想起老洪死前的嘱咐:不要回去!“军马场一定是出事了,这队兵没准儿就是来擒我的!”多小衮不敢怠慢,急忙向山上奔去。
人跑得再快,也甩不开狗。狗群很快发现了老洪的坟,在坟边不远的一棵树下,追兵们找到了多小衮来不及带走的长枪。狗群在这里嗅到了人的气味儿,变得非常兴奋。这些狗长得十分整齐,除去毛色不同外,体型、样貌都很相像。它们显然不是兴安岭当地农家常养的土狗,个子要大得多,毛短粗而密实,头很大,四肢粗壮有力,看上去很是威猛。
多小衮不知道,南沟军马场不仅养有几千匹军马,还驯养着一种特殊的猛犬——杀虎獒。这些狗汇集了蒙古草原獒犬、兴安岭当地猎犬和罗刹人豢养的高加索犬等猛犬的血统,不仅聪明体壮,而且凶猛嗜血。
杀虎獒并非浪得虚名,这个名字是康熙皇帝钦赐的。康熙晚年,黑龙江将军将南沟军马场选育的这种猛犬进献皇宫。当时,上至康熙皇帝,下至北京的王公贵族,都从未见过这样的猛犬。以前射猎时,禁卫亲军会放宫内育养的猎犬给皇帝助兴。按后来西方犬种学的划分,那些宫中所育猎犬都是类似灵提、萨陆基犬一类竞速猎犬,当时被称作“细犬”。细犬速度奇快,可追上兔子,但体格瘦弱,无法与大型猛兽搏击,只能用来追猎兔子或是捕猎鹿麂等猎物时进行缠斗。因此,当康熙皇帝和王公大臣们见了这些南沟猛犬时,都十分兴奋。康熙五十七年,康熙皇帝到北京南海子检阅京营八旗各军。演习和阅兵完后,禁卫亲军给皇帝演了一出新鲜的:用四条南沟猛犬搏虎。在虎枪营的校阅场上,四条眼珠血红的南沟猛犬居然杀死了一头虎。康熙龙颜大悦,于是赐名“杀虎獒”。因为这种猛犬眼珠的颜色发红且凶猛嗜血,人们也称它“血獒”。
此刻,杀虎獒被用来捕杀多小衮。
追兵在老洪坟处并没作太多停留。几名使犬的兵一声口哨,十几头杀虎獒循着多小衮的印迹,一窝蜂般向山上扑去。
在山岭间,马跑不过人,人跑不过犬。杀虎獒奔突起来迅疾如飞。多小衮拼尽全力跑的路程,杀虎獒转瞬即至。没一会儿,杀虎獒和多小衮已不到一箭之距了。杀虎獒兴奋的尖叫、甚至连急促的喘息声,多小衮都已听得异常真切。
多小衮冲到了一峰坡顶,实在跑不动了。他回身一看,十几头杀虎獒已经追上。这是一个熟练配合捕猎的狗群,它们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呈扇形将多小衮的逃路封住,冲着多小衮狂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