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有一次,燕子和老公带着4岁的儿子到海南度假。老公去买水了,燕子和儿子在一家商店里闲逛,儿子看到滑板后非得要买,燕子对他说:“你已经有两个滑板了,还要买,也太浪费了吧?”儿子不同意,吵吵闹闹,燕子生气地说:“你这个孩子,真是贪得无厌!”
儿子一下子躺到地上尖叫起来,“我就要,现在就要!”
看到这种情况,燕子感到尴尬极了,又不知道怎么办:向孩子妥协吧,会让自己颜面尽失,孩子越来越任性;不向孩子妥协,孩子又大哭大闹,在地上打滚,引来众人侧目。正在这时,老公过来,帮燕子“解了围”。
老公对儿子轻声说道:“宝贝,爸爸知道你很伤心,很生气,不过爸爸有一个建议,你愿意尝试一下吗?”
儿子一听,兴奋地从地上爬起来。
老公接着说:“我和妈妈一会儿要去钓鱼了,你要不要一块去?”
儿子听到钓鱼,兴奋地叫道:“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钓鱼!”
就这样,燕子轻松摆脱了儿子要买滑板的纠缠。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正在吃饭时,窗前有小鸟飞过,孩子就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本来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里发现有一池水,孩子就开始玩起来了,刷牙当然就放在一边了;正画图的时候,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孩子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去看个究竟。父母可以利用孩子这一特点,在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巧妙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另外一件事情上。
贝贝已经3岁了,逐渐有了自己的主意,什么事儿都要由着他的意思来,否则,就哭声大作,哭得撕心裂肺,哭得震天动地,绝对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儿。妈妈深知“他一哭自己就让”的做法是绝对错误的,可每每还是在贝贝那一声紧似一声的哭声中败下阵来,也因此助长了贝贝的坏脾气。渐渐的,妈妈感觉这孩子有点管不住了,觉得事情有点严重了。俗话说:“三岁看老。”经过询问,决定试试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做法。
那天,贝贝在公园里被泡泡吸引住了,卖泡泡的小贩拿着泡泡枪不断地吹出五颜六色的美丽泡泡,并大声地吆喝着。贝贝停在小摊前再也迈不开步了。妈妈想起家里已经有了一个,就不想再买,于是低下身去和贝贝说:“我们家有,一会儿回去再玩。”然后看着贝贝准备离开。“妈妈,我现在就要。”贝贝甩开妈妈的手,停在原地。“不行,已经有了再买就浪费了。”妈妈告诉贝贝。“我就要,就要嘛。”贝贝又开始了惯有的做法,发起了脾气。
妈妈开始转移贝贝的注意力。把贝贝抱到了公园的池塘边,贝贝很快被满池的各色鱼儿吸引住了,他的情绪慢慢好起来,到后来还和妈妈抢着给鱼儿喂食,早把吹泡泡的事儿抛到脑后了。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做正面对抗,使用强硬手段使孩子屈服是最不科学的处理方法之一。面对这种情况,最好能够找到转移孩子注意力,引起孩子兴趣的办法。
孩子执拗于不合理要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从时间、地点、场合等方面来考虑自己的行为、愿望的可行性。这时除了可给孩子语言上的告诫外,还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不稳定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将他的注意力引到别的事情上,使他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原来的行为或愿望。例如孩子执意要玩小刀,这时可用其他一些有趣的事情如外出游玩、制作航模等行为来吸引孩子转换注意力。
此外,父母还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家务劳动,如帮忙洗洗碗、扫扫地,这样他的视野就不会仅仅局限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