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作为团队的一员,这个定位就决定了你的身份。作为一个职场中人,步入职场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自己在团队中的职位,然后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
有人认为,在团队中做得越多,上司就越器重自己。所以他们常常大包大揽,忙里忙外,做许多超越自己身份的事情,到头来,非但没有得到“坏”上司们的青睐,反而引起了他们的厌恶。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这些员工没有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他们虽然在卖力地工作,但是却常常因为没有明确自己的身份,把属于“坏”上司的工作抢来做了。职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你把“坏”上司的工作包揽了,就等于抢了上司的“戏份”,让他们失去了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他们自然会不高兴,自然会想方设法地给你小鞋穿。
黄明是一家公司业务部的业务员,工作能力突出,业绩优秀,他的上司王晓鹏对他也很器重,曾经许诺黄明让他做副经理。
到了年底,由于他们这个业务部业绩很好,所以公司特意开酒会慰劳他们,酒会上会有很多公司高层出席。
酒会上,公司的高层讲完话之后,王晓鹏也发表了很短暂的演讲,最后,王晓鹏提议让黄明和大家谈谈一年以来的工作经历。
黄明上台之后,口吐莲花、妙语连连地讲了半个小时,台下的公司高层都被他幽默的语言逗得前仰后合。他讲完之后,公司的总裁还特意叫他过去,当着王晓鹏的面夸奖黄明是个人才,值得培养。酒会结束之后,黄明认为通过自己的优异表现,给自己的晋升又添加了一些砝码。但是他左等右等,都没有得到晋升的消息。到最后,一个业绩没有他好的同事反而得到了晋升。
黄明对公司的这个决定很不满,所以在失落中选择了辞职。
在这个案例中,黄明最后没有得到晋升的原因相信很多人心里都已经有了答案,就是因为他在公司酒会上表现得太过耀眼,超越了自己的身份,抢了上司王晓鹏的风头,最后被“坏”上司背地里暗箱操作了一把。
其实,黄明的不如意与其说是“坏”上司的心胸狭窄造成的,倒不如说是他对自己不当的身份定位造成的。每一个人在职场中都必须有符合自己身份的自我定位,像黄明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身份越位”。
所谓的身份越位,可以理解成员工做出了超越自己身份的事情,这会让“坏”上司们感觉到挑战,把你的存在当做是对于他地位的一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坏”上司自然会把暂时还处于劣势身份的员工扼杀在晋升的摇篮里。
对于职场人来讲,既然你的身份是人家的职员,那么就放聪明些,学会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在自己的职位角度上有节制地出力和做人,切忌轻易“越位”。具体来讲,“身份越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决策越位
作为一个普通的职员,你也有机会参与一些公司的决策。在参与决策的时候,你应该认识到,谁做什么样的决策,是有限制的。有些决策你可以参与,但有些决策还是少言为妙。
2.表态越位
在团队里,时常会要求员工做出一些表态。但是作为员工也应该注意,表态同一定的身份密切相关。超越了自己的身份,胡乱表态,会给自己带来大麻烦。首先你不应该抢先表态,上司还没有说什么你就先表明态度,这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做法。其次,你应该得到上司授权后再表态。抢先表明态度,会造成喧宾“压”主之势,这会陷上司于被动。这时,“坏”上司要是因为不高兴而给你难堪,你也是有苦难言。
3.工作越位
什么工作你该干,什么是你不该干的,你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份做出明确判断。做了不该做的,有时比不做还严重。
4.场合越位
客人应酬、参加宴会等等场合中,你应该知道上司才是此时的主角,你的身份充其量是配角。如果不明身份定位,过多地显示自己,“坏”上司自然会不高兴。
以上是职场人应该注意的几个危险越位,如果你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时常处在“越位位置”,“坏”上司就会视你为“危险角色”,设法来“制裁”你。要真到了这一步,你再想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恐怕也为时已晚,因为“坏”上司已经把你放到了“黑名单”里。
忘记自己的身份,除了会造成“越位”这种危险状况之外,还会造成“错位”和“失位”。
错位就是指那些老员工居功自傲,他们认为自己在团队中有背景、有资历、有功劳,甚至因为自己是创业元老而居功自傲。他们对“坏”上司也敢处处违背,甚至私底下聚众“造反”,这实际上已经把自己凌驾于所属岗位之上。这种“功臣”的职业生涯就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其实在职场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所谓的失位,就是指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履行与自己身份相关的义务,工作中漏洞不断、错误不断。这样的员工,“坏”上司自然不会给你情面。
总而言之,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就容易造成“越位”、“错位”和“失位”,这三种情况都是危险的,都可能引起“坏”上司对你的不满甚至是戒心,这对于职场人来讲是极度不利的。其中“错位”和“失位”的现象虽然不如“越位”多见,但是其危害也并不在越位之下。
作为一个职场人,牢记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是成功的关键。在职场中,我们应该常怀敬畏之心,少些非分之想,避免非常之祸,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避开超出自己身份的言论和事件,才能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