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庙号、谥号、年号的由来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作者:诸葛文


 

当我们听到古代皇帝的名字的时候,往往有点晕,为何?因为名字有一大堆,可以这样称呼,也可以那样称呼。除了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作为后世的称谓。那么,这些“名”或者“号”有些什么来历或者讲究呢?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所谓的“庙号”。

所谓“庙号”,是指帝王死后,出于祭祀祖先的需要,他的子孙会修建一座庙宇,然后在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对于庙号,早期的朝代和近期的朝代的用名方法都有所不同。比如商代,那时候的庙号是用每个王的生日的天干来称呼,而不是用他的名字。比如夏、商两代的王,庙号就有如下这些,太康、少康、太甲、孔甲、盘庚、帝辛等,也是最早的庙号了。后世对庙号则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常用“祖”或“宗”字。一般只有开朝的黄帝被称为“祖”,而往后的君主只有那些有治国才能的君王,才被封为“宗”。

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所谓的“谥号”。

所谓的“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给予的一种称号,称为谥或谥号。有褒贬善恶、盖棺定论的意思。就是一个君王死后,朝廷会根据他的生平表现,用一个名字来概括他,相当于对其一生的评价。既然是对一位君王一生的评价,当然有好有坏了。所以就有美谥;也有恶谥。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最早的谥号产生于周朝。譬如,周武王灭商朝有功,死后就谥为“武”,后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周武王了。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关心民生、内政,死后谥为“文”,后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清王朝灭亡。除了天子外,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东汉还出现过私谥。私谥不是由朝廷赐予,而是由德生们评定的,不过,这种例子也非常少。

那么,“庙号”和“谥号”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从名字来判别,一般带祖或宗的就是庙号,而带帝的便是谥号。

唐以前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都有谥号,唐以后才又流行封庙号。所以唐以前大都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等。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等。不过在这期间,也有特别的。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后人便取中间关键字“明”,因而唐玄宗又被称为“唐明皇”。

再说说皇帝的“年号”,这其实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个年号的周期为6年。所以公元前140年为汉武帝建元元年。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在汉武帝之前,史家以王号纪年,比如周赧王二年、鲁隐公元年等。汉武帝以后,开始以年号纪年。其间皇帝还喜欢在年号上换花样,有的几年换一次,也有的一年要换几次。例如汉武帝有11个年号,武则天在位21年则有18个年号,等等。

明朝以后,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史家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万历皇帝、康熙皇帝等。历史上皇帝的称号不一而足,大概遵循这样的定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