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放爆竹贺新春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作者:诸葛文


 

放鞭炮最初不是庆喜而是驱鬼

春节期间,各街巷通衢,都悬灯结彩。到处是扭秧歌、唱花鼓、舞狮子、耍龙灯的,种种文体活动百花齐放,还有戏班剧团演戏等各种娱乐嬉戏。人们欢天喜地,但这都还不足以说热闹喜庆,必须放些爆竹把路人都惊吓一跳,才能使人人都放纵内心的笑声。事实上也不仅仅如此,放鞭炮也有很多讲究。鞭炮也叫“爆竹”、“爆仗”、“炮仗”。旧时,春节的早晨,开门大吉后,会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满地的碎红,艳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家家皆如此,满街显现瑞气,到处喜气洋洋。那么放爆竹有什么来历呢?

据南朝梁代宗懔著《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文字说明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爆竹还是一种驱瘟辟邪的音响工具。据《神异经》记载,上古时期,人们深山露宿时,晚上要点篝火,既是为了煮食取暖,也是为了防止野兽侵袭。不过山上有一种奇怪的动物,既不怕火又不怕人,经常趁人不备偷袭猎人的东西。后来人们发现在火中烧竹子,竹子的爆裂声可保猎人无恙。这种动物,人们叫它“山魈”,“山魈”可令人寒热,身子差的会得寒热病。为了吓跑山魈,人们发明了爆竹。

中国人为什么又要过年放鞭炮呢?这种习俗由来已久,据说是为了对付一种叫“年”的鬼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鬼兽,每到腊月三十,便出来凌虐人类,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又出来了,到了一个村庄,看到有人在烧竹子,被爆竹声吓得望风而逃。逃到了另一个村庄,看到有大红衣裳挂在门外,又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只见里面在办喜宴,屋里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这一年,人们都平安无事。后来人们也就摸准了“年”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于是就用燃爆竹来吓跑它,这样逐渐演化成了过年放鞭炮的风俗。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称作“爆竿”,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大概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据说唐朝初年,有个炼金家,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既能发出响声,烟雾还能驱散山岚瘴气。当时很多地方爆发了瘟疫,就是用这种方法制止了。这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在《通俗编排优》中记载了爆竹的演变过程,其中说:“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明清时变成了民间的娱乐活动,后来成为庆喜的标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