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想明白,这个阻碍到底是不是真的阻碍。
举个例子:
一个女人在二十、三十和四十岁的时候,对待爱情的态度是不同的。二十岁的时候,往往会觉得爱情就是生命的一切,失去爱情便会痛不欲生;三十岁对爱情的态度就看淡了不少,没了爱情,难过是难过,不过过几天十几天就好了;等到年过四十,可能会觉得爱情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这是因为年龄越大,社会经历越丰富,对爱情的理解就越深刻,理解得越深刻,就越能控制住自己的心态。
这个方法就是道家很著名的一个理论:以理化情。
通过“以理化情”,我们可以化解人生中绝大部分阻碍,俗话说会者不难,实乃至理名言。有了超强的能力,还怕没有丰厚的收入?有了足够的地位,还怕没有美女投怀送抱吗?难道你真以为翁姐姐是看上了杨爷爷的人品?
而对于如何跨越人生最大的阻碍死亡,我们再去看一个有关庄周自己的故事。
庄周的老婆死了,惠施去吊唁,庄周却大模大样地坐着,一边敲碗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她为你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你还又敲碗又唱歌,太过分了吧!”
庄周说:“不对。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伤心!后来仔细想想她原来在出生前就是不存在的,没有身体,也没有精神。后来再出生后有了身体,也有了精神。现在又再次回到不存在的时候了,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样,春去春又回罢了,所以我不哭了。”
这就是庄周对于生死的观念,生与死,对于世间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去担心死亡,就像我们不用去担心春天会不会再回来一样,因为我们自己就是春天!
这个观点,就是为道家赢得了无数赞誉,也是道家迄今为止最为著名的理论:天人合一。
庄周继续讲了一个已经获得了相对和绝对幸福的人的故事,这人可不是个普通角色,因为他是一个超人。
有一个人,名字叫列子,能够乘着风到处跑。能够有这般本身,够厉害吧,不过呢,他还得靠风才行,没风就哪儿也去不了了,所以这个叫相对幸福。
如果列子能够修炼到随心所欲的要雨得雨,要风得风,那就不必再依靠风。不依靠外界,就有了绝对自由,这个超人列子,就是一个得到了绝对幸福的人。
明白了生与死的道理,对于世间万物自然本性运行规律充分了解,内心不再受外界变化的影响,处在一种超然的态度,这就是绝对幸福。
不过话又说回来,普通人是肯定不能成为超人的,那么一般人怎么去达到这种超然的境界来得到绝对幸福呢?总不能靠给蜘蛛咬、靠核泄漏吧?
别着急,还是有办法的,这要分两个步骤来实现。
第一步要搞明白所有人的观点都是相对的。
对这一步,庄周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庄周和徒弟来到了一座山脚下,看到一棵大树,大树长得枝繁叶茂,一枝独秀,周围的树却都被砍伐得差不多了。
徒弟就觉得奇怪了,问庄周:“这个树长得这么高大,为什么没有樵夫来砍伐它呢?“
庄周说:“一定是这棵树没有使用的价值。”
徒弟不信,刚好旁边走过来一个樵夫,就拉着樵夫问同样的问题。
樵夫说:“你别看这树长得不错,可木质不坚固,做不了家具,当柴火烧火也烧不着,没啥用,砍了是白费力气。”
于是徒弟明白了,这棵树因为没有用,所以得以保全了性命。
接着庄周和徒弟继续赶路,走着走着肚子饿了,便去附近一户农家投宿。
农家主人很热情,准备杀鸡款待他们,刚好家里有两只公鸡。
徒弟就问主人:“你准备杀哪只?”
主人说:“这一只从来不打鸣,没什么用,就杀这只。”
徒弟这下彻底糊涂了,那棵树是因为没有用,才保全了性命。而这只鸡,却是因为没有用,丢掉了性命。这不是矛盾的吗?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保全自己呢?
庄周笑了,说:“对于树和鸡来说,有用无用是矛盾。可是对于人来说,则根本不是矛盾,因为树和鸡都是在为我所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比如生活要像大鹏,以四海为家,居无常居,随遇而安;吃饭要像鹌鹑,不择精粗,不挑肥瘦,吃饱就好。”
这个有用没用的观点,就是道家的著名的理论:“无用之用”和“有用之用”。
任何理论都有它相对的一面,有时候有用,有时候没有用,对自己没有用,对别人却有用,这些有用无用不停地在转变,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做到切合实际,为我所用就足够了。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每个人的意见其实都是基于自身的观点而得出的,既然每个人都在基于自身的观点,那么这种意见无疑就是片面的。但人们又习惯于认为自己的意见对,也就认为别人的意见不对了。
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那再回到本节开始的那个有关上海本地人外地人的“热点”话题,来帮助上海构建和谐社会。
本地人站在自己的观点,得出的意见就是外地人不好,比如乱丢垃圾,不讲卫生,不注意形象等等。
外地人站在自己的观点,得出的意见是本地人不好,比如小气吝啬,斤斤计较,叽叽歪歪等等。
那么到底是本地人的意见对,还是外地人的意见对呢?如果双方都站在自己的观点,就此话题展开一个辩论,我们来看看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